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在孟津县召开的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经验交流会上,各县(市)区和市直委局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就如何更好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交流。记者采访发现,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使狠劲、下苦功,举措有创新,成效很明显。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郭丛斌参加会议。
1 首席服务官随叫随到
“首席服务官随叫随到。”这是在本次经验交流会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今年7月我市实施首席服务官制度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部门分批次向企业和在建项目派驻首席服务官。这一举措受到企业欢迎。
截至目前,栾川县已向企业派驻项目建设和平安建设首席服务官70余人次,这些首席服务官全部由科级以上干部担任。全县的项目注册登记、规划设计、工商执照办理、环评等手续,都由首席服务官帮助企业办理。“首席服务官随叫随到,不厌其烦, 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栾川县纪委一位负责人说。
孟津县在向企业和在建项目派驻首席服务官的同时,还派出纪检监察特派员,对首席服务官的工作进行监督。今年8月13日出台的《孟津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纪检监察特派员工作制度》,明确纪检监察特派员5项工作职责,其中就包括对首席服务官工作的监督检查。
孟津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说,纪检监察特派员由县纪委常委担任,他们不但要负责对分管辖区的环境优化工作进行监督,还被赋予“先斩后奏”的“特权”,发现有工作不力的首席服务官或相关责任人,可以先行处理,再向上级汇报。
2 “两个零接触”促使项目快落地
从接触洽谈到正式动工,仅用了18天时间,这么高的办事效率,让落户汝阳县的洛阳亚天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很是激动。汝阳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要归功于该县实施“两个零接触”工作机制:项目投资者与审批部门“零接触”,项目投资者与项目所在地周边群众“零接触”。
这位负责人介绍,凡引入汝阳县的项目,由项目引进单位提供全程无偿服务,做好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在投资方与审批单位“零接触”的情况下,办好各项项目手续。在项目落地和建设过程中,与项目所在地周边群众有关的事项一律由辖区党委、政府办理,项目投资者不与群众直接接触。同时,项目所在辖区党委、政府负责与项目引进单位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好项目落地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为确保投资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我市各地都对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流程进行了研讨,探索出一系列新机制,按照“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原则,加快审批进度,确保项目手续尽快办理。同时,各地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的逐步建成,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统一管理,实行动态跟踪问效,促使行政审批程序得到进一步优化。
3 暗访督查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汝阳县组织暗访督查71次,责任追究62人;孟津县查处了县人劳局不作为、慢作为等4起案例……纪检监察机关利用暗访督查这把利剑,以不同方式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进行了查处。
宜阳县积极发挥作风监督员、社会监督员作用,探索“两监督”“双回路”模式。“两监督”即聘请作风监督员及社会监督员进行监督;“双回路”即作风监督员及社会监督员既可以向本单位领导反映问题,也可以直接向县纪委反映问题,同时对相关单位进行整改跟踪。截至目前,监督员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40余条。
新安县成立3个暗访组,每季度对重点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旅游开发等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一轮暗访排查,已问责84人。
市落实办组织的百姓电视问政活动也在新安县得到了延伸。该县9月至今,连续组织开展了6场涉及经济发展环境和民生改善的百姓电视问政活动,同时举办了4场群众评诺活动。
暗访督查已成为我市优化政务环境的一项常态化工作,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企业项目审批和群众办事通道会越来越畅通。 本报记者 李三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