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读 家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八”金庸最狠的还是老友倪匡
新书排行榜
13 钉破并州
10 普洱茶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11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书界趣谈
韦小宝是“绝顶人物”,郭靖是“伪人”,黄蓉仅为“中中人物”
“八”金庸最狠的还是老友倪匡
倪匡
    鲜有人知,最早研究金庸小说,最早将金庸提到“大师”高度并给出全面评价的,不是哪位学者,而是与他同列“香江四大才子”的倪匡。

    与冯其庸、严家炎、陈墨等“金学研究”代表从文化学、政治隐喻等角度研究金庸小说大不一样,倪匡看金庸就如在大学寝室卧谈一样,感性、煽情而随意。但他对金庸小说及角色的评定,偏偏是流传最广也最受争议的版本。比如他说金庸小说三甲是《鹿鼎记》《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韦小宝、令狐冲、乔峰和杨过是“绝顶人物”,郭靖是一“伪人”,黄蓉只是“中中人物”等。

    写金庸书评,谁有倪匡快

    1980年5月15日,台湾远景出版公司出版人沈登恩向倪匡约评介金庸小说的文字,倪匡同意,且一许就是五六万字。

    9天后,沈登恩托人将6万字的稿费带来。稿费在手,倪匡非写不可,心中却不免嘀咕:写得出来那么多字么?他第二天一下笔,却发现文思泉涌,连原著都不太翻动,全凭自己数十遍看下来的心得写成,且前后写了5天就脱稿,速度之快,一时无两。

    这就是《倪匡看金庸小说系列》的第一本《我看金庸小说》。书出之后,销路颇佳,许多大师对倪匡表示,要写一本“我看《我看金庸小说》”。沈登恩听说大喜,以“等待大师”为广告标题,在港台报纸上征稿。

    没想到,3年过去,曾允诺或表示要写的诸大师均称忙,无人来稿。第二本又是倪匡之作。

    倪匡一向手快,曾自诩“天下写汉字写得最多的人”,光武侠小说就写了几百本。但在号称“香港文坛三大奇迹”的金庸、倪匡、亦舒三人之中,他的文字相对粗糙。反而是在“看金庸”系列,对评介对象知根知底之下的口语创作、恣意文字,生动细腻、趣味横生,不失身份。

    在他眼里,金庸空前绝后

    爱看金庸的人多,金庸书评,也向来多主观解读。

    名作家董千里(项庄)属刁钻派,说《碧血剑》里的温青青原来只是黄蓉的初稿,以人物性格和艺术范式而论,本该有个林黛玉那样为情而死的悲剧结局。金庸心软,给了她一条生路,让她和袁承志一起到海外逍遥去了——只苦了袁承志,后半辈子跟一个随时会爆炸的醋坛子一起过活。名女作家林燕妮算花痴派,说“一见杨过误终身”。

    然而最八卦、最自说自话的还是倪匡。他对金庸小说的总评语是“古今中外,空前绝后”,话大得简直不负责任;又将金庸小说及人物一一排定座次,而且仗着自己对金庸知根知底又熟读小说,言之成理,妙语频生。

    比如拥有无数女粉丝的黄药师,他只评为“上中人物”,原因是“本来可算是‘绝顶人物’,但迁怒‘铜尸’‘铁尸’偷了《九阴真经》,与其他弟子何干?何况真的如此超绝,又何必如此重视《九阴真经》?至于要在爱妻坟前,焚化《九阴真经》,那是执着的做作,不是至情至性的表现”。反倒西毒欧阳锋和杨莲亭是“上上人物”,因为西毒是摆明了的毒,是真小人,且不失大宗师身份;杨莲亭性格之硬,世所罕见。

    一向不为读者所喜的杨康,倪匡也为他喊冤,说他“是一个悲剧人物,环境造成的牺牲者。他有着人性的劣点,也有着人性的优点,本来是金庸笔下写得极成功的一个人物,但是读者一直受了黄蓉的影响,把他简单地当成了一个坏人”。

    他评金庸小说与人物的排行榜,影响了以后的无数读者——大家都乐意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给黄蓉、小龙女、任盈盈们排排座次,比比谁最适合做妻子等。

    倪匡又擅长发掘微言大义,发现那些被人忽视的细节和情感。如耶律齐与郭芙的关系、黄蓉对郭靖的控制以及对杨过冷淡的原因等。

    “对不起,我将阿紫弄瞎了”

    坊间有流言:金庸小说,不少是倪匡代写。倪匡自己亦曾得意地自撰一联“屡替张彻写剧本 曾代金庸写小说”。

    不过,他还是在书中特留专区解释:“闻这种流言,乐不可支,真正太看得起倪匡了。倪匡若能写得出金庸小说的1/10,已是死而无憾。”

    “代笔”之说由来有三。

    其一是有人请金庸续写《倚天屠龙记》,金庸在创作《天龙八部》,无暇分身,便约倪匡代写。倪匡虽自称“高兴的程度,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但也有自知之明,回以“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续写金庸的小说”。

    其二则是金庸写《天龙八部》期间,忽有长期旅行欧洲计划,而香港报纸的长篇连载不能断稿,于是找倪匡代写34天,又请董千里把文字关。金庸嘱他“你只管写自己的”,待他回港,倪匡第一句话便是“对不起,我将阿紫的眼睛弄瞎了!”倪匡讨厌阿紫,令她瞎了眼。金庸听了,唯有苦笑。之后金庸在修订改正全部作品之时,将情节改动了一些,令阿紫复明。游坦之挖眼以代的情节,又令倪匡叹服。

    其三则是《电脑报》周刊的雏形时期,需要一篇武侠小说。为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署名“金庸、倪匡合著”,事实上是倪匡执笔,借了金庸之名。 (据《长江日报》)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