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张茹 |
|
在市人民检察院,有一位勤奋的女性,从事统计工作17年,做到了“零差错”;热情助人,又淡泊名利;性格坚毅,身患癌症仍坚守岗位。她,就是49岁的张茹,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
初见张茹,干练的短发、清脆的声音,让人印象深刻。
样样工作当“标兵”
转业到市检察院之前,张茹是部队里的一名话务兵。她似乎天生对数字有着特殊的敏感,无论是电话号码还是与工作相关的数字,都过目不忘,每次话务兵考核都是第一。
到地方工作后,虽然刚开始对统计报表很陌生,但张茹一张一张阅读,一项一项核对,很快就上手了。
2000年,张茹在负责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负责传真工作,这期间市检察院成功完成了二级、三级传真通道和机要通道建设,她也成为市检察机关传真机要工作的奠基者。
之后,她在从事保密工作期间,对市检察院200余台计算机进行分级、编号等保密定密工作,全市检察机关至今没出现一例失泄密事件。
工作17年来,以统计为“主业”,她兼做过传真、保密、内勤、接待等工作,先后经历了全国检察系统手工统计系统、DOS系统、WINDOWS系统、一案一卡制统计系统等4次变革。每次变革,她都成功“转型”。
史无前例的“零差错”
根据省检察院要求,基层检察院每月25日前,都要将统计数据报市检察院,再由市检察院汇总后每月28日报省检察院,中间仅有3天时间。
加上16个基层检察院,市检察院每月共有17个单位的统计报表、15种案卡需要核对,数据有10余万项。张茹必须在3天内把这10余万项数据全部审核完毕。
各单位报来信息的准确率高低不一,张茹的工作就是从数据的准确性、逻辑性、关联性出发,把准确率审核到100%。罪名是否准确、案由是哪里交办或移送的……她一次次和各单位联系,或跑过去当面沟通。
除了审核数据,她还要做业务分析表,计算出同期比以及静态的立案数,动态的大案率、侦结率供领导参阅,最后,还要用文字概述全市业务情况,并以检察工作通报的形式传达到相关部门。
这3天里,她每天第一个到单位,晚上常常忙到半夜,遇到节假日也不休息。十几年来,她没有请过一天假。
“统计工作很重要,它反映了一个时期检察系统的运行情况,可促进检察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办公室主任党文军说。
工作17年来,她所审核、汇总、上报的各项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从未出现过一次失误,这在洛阳检察史上史无前例,在全省检察机关也非常罕见。
对人热心肠和对名位的淡泊
比起“张主任”这个称呼,同事们更愿意亲切地称她“张茹姐”。
2008年,市检察院办公室有两名同志备战司法考试需请假3个月,张茹主动承担了他们的工作。本来工作就十分繁重,再加上这两名同志的任务,3个月下来,她整整瘦了10斤。
参加工作以后,很多跟张茹同年工作的同志走上领导岗位,而她淡泊名利,“应该让年轻人多锻炼、进步,我还是喜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基础性工作”。
2011年4月,市检察院举行科级领导职务竞争上岗,眼看报名时间将过,同事们便“自作主张”替她报了名,结果她毫无悬念地以高票通过干警推选,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同年10月,市检察院举行科级非领导职务晋升,同事们又悄悄给她报了名。最后结果是,院党组和全体干警都给她打了满分。
市检察院办公室干警杨睿说,单位新进了年轻干警,张茹主动帮他们租房子;两个女工作人员30岁了没对象,张茹就牵线搭桥当起了红娘。
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2012年10月,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张茹积劳成疾患病住院,被诊断出肺癌。
张茹的选择是“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喉咙”,继续奋战在工作一线。“工作给了我展示的平台,有些人一辈子无缘拥有这样的平台,我很知足。”她说。
眼前的张茹,脸上布满了因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红斑,但无损她的美丽;面对电脑工作时,她依然精神饱满。
谈起自己的病情,张茹显得非常淡然。去年,单位对她的工作进行了调整,她一直把工作当成医治恶疾的“良药”。“是工作让我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如果我的生命里只剩下一分钟,我想留给我的工作。”她说。
期待给女儿做顿好吃的
谈到自己的女儿,张茹的眼眸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这位坚毅的女性展现出母亲的温柔。
“女儿上中学时,我几乎没有给她做过饭,她总是自己买着吃。”张茹说,“再过两个月就是寒假了,等她放假回来,我一定给她做顿好吃的。”
17年来,她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7次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洛阳市保密先进工作者”,还荣获了省级“中原卫士”、全市检察机关“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十大标兵暨十佳检察官”等荣誉……
她负责统计工作期间,市检察院连续13年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统计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洛阳市检察统计工作在全省目标考核中名列第一。
本报记者 王晓丹 通讯员 安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