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洛阳·综合·汝阳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社区里的“好人长廊”
杨海峰:做村民的“保护神”
杀个“回马枪”
认真“回头看”
汝阳营造开放招商好环境
改善道班职工生活
提升公路养护质量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 年 11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杨海峰:做村民的“保护神”
    走进孟津县小浪底镇官庄村,记者一问起杨海峰,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杨警官办事公道,村里有他,是我们的福气!”

    正午时分,在官庄村一村民家中,记者见到了孟津县公安局小浪底镇官庄警务室片警杨海峰。“快到年底了,正是入室盗窃案件的高发期,要注意防范啊!”杨海峰一身警服,中等身材,正在认真地和村民交谈。(右图)

    探索总结 工作方法获推广

    35岁的杨海峰,1999年参加公安工作,2005年调入官庄警务室。

    官庄警务室下辖5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有居民9000余人。由于居民多是移民而来,防范意识差,盗窃、打架等案件时有发生。

    2005年以来,杨海峰只要一有空,就“泡”在辖区的各村子里。他从走访村干部家庭开始,逐渐辐射到村民代表、治安积极分子、孤寡老人和贫困户,向大家宣传各种法律知识,增强村民的防范意识。此外,他还跟警务室里的户籍内勤工作员沟通,把已经办理好的暂住证、身份证等证件送到居民家中;主动和暂住人员、废品收购铺经营者、宾馆旅店业主交流,帮助他们办理相关手续。

    挨家挨户的走访,让杨海峰熟悉了辖区的每个角落,并收集了大量的治安工作信息。

    在抓好治安联防、延伸服务的同时,他探索总结了“三勤、四多、五心”工作方法,即“腿勤、手勤、嘴勤,多入户走访、多聆听请教、多熟悉掌握、多联系沟通,做人要虚心、为民服务要实心、收集信息要留心、巡逻防范有重心、执法办案要公心”,工作局面顺利打开。2009年,“杨海峰工作法”在全市公安系统推广。

    真心真意 群众的事无小事

    在农村,老百姓能找警察说说心里话,是对公安部门的信任。村民大多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每次接待时,杨海峰都十分耐心,并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006年,杨海峰在与村民交谈中得知,官庄村的薛某身患残疾,父亲去世早,母亲改嫁,现在随80多岁的奶奶生活,家境十分贫寒。他自掏腰包为薛某送去了面粉和食用油,直到现在还一直照顾着薛家。

    伤害、轻微伤害案件在农村相对较多,一旦发生,杨海峰都能及时、公正地查处。“遇到这样的案件必须快查快办,避免矛盾升级,最重要的是给受害人一个交代。”他说。

    村民乔大叔告诉记者:“现在,村里谁家有事儿,都会找杨海峰。他总是热心办理,从不厌烦。”

    履行职责 做群众的“保护神”

    官庄村人口多、地形复杂,有一段时间连续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件。

    针对这种情况,杨海峰认真分析案件特点,并在媒体上收集了相关的防范知识和典型案件打印成小册子,走访期间发给群众。

    农忙时节,他组织10余人的巡逻小分队,在村民下地干活期间开展巡逻。等到傍晚,村民从地里回来以后,他又挨家挨户告诉乡亲们:不要把现金放在家里,如果发现陌生人进村,就要立即和村干部或警务室联系……

    通过这些看似简单但行之有效的措施,官庄警务室辖区的治安有了明显好转,刑事案件发案数由2007年的15起,逐年下降到2012年以来的“零发案”。

    杨海峰先后获得“市十佳优秀警务室民警”“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并多次立功。他还被评为2012年度孟津县“十大新闻人物”。

    本报记者 王晓丹 特约记者 郑战波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