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完善干部政绩考核
评价指标
洛阳工业经济之问
发展五大林业产业 建林产品网上商城
“东方鲁尔”的嬗变(上)
用最浓的情,办贴心的事
洛平微话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 年 12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伊滨区李村镇真心实意服务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
用最浓的情,办贴心的事
本报记者 李三旺
    11月30日上午,在伊滨区李村镇武屯村的一块农田里,村党支部书记毛建栓正帮着村民出售花木,腾出的土地将用于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为了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区里、镇里可没少出主意,花木买家就是镇上领导给联系的。”毛建栓说。

    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就坐落在李村镇。该项目占地2850亩,总投资约30亿元,是伊滨区目前占地面积最大的项目,也是省、市重点项目。

    如今,新校区一期工程已竣工并迎来首批新生入住。说到工程的顺利推进,该校负责人说,这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贴心服务。

    跑腿磨嘴身不闲,和风细雨促征迁

    学院要建设,首先要征地,该项目需要征迁李村镇涉4个村1274户6400余人。做通这么多人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政策是关键,重心在镇村。”伊滨区管委会主任刘冠瑜说,征地之初,伊滨区出台了“双千斤”惠民政策,但政策要落地,还得靠李村镇党委、政府和村级领导班子。

    按土地补偿标准,农民每亩可得到3.17万元补偿款,如将这些钱存入指定账户不取,每年可得到相当于当年1000斤玉米和1000斤小麦价格的收益,这就是“双千斤”。

    为了把这个政策向群众说明、讲透,李村镇下派了20多名分包干部。干部下村后,首先召集武屯村“两委”班子开会,把政策一讲,大家觉得挺实惠。“种一亩小麦,一年能打1000斤?但征迁后,可以拿到1000斤的钱。”武屯社区居委会主任武军卿说,他家第一个把土地交了出来。

    “做群众工作,要‘润物细无声’。”李村镇党委书记张志辉说,20多位分包镇干部不怕跑腿磨嘴,师院新校区一期工程500多亩地腾了出来。

    “农民得到了实惠,工程顺利推进,镇村两级干部功不可没。”区党工委书记孙忠信说。

    干部一个好点子,群众在家数票子

    地有了,群众也理解了,工程应该顺利推进,但事实并没这么简单。

    “想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太多,这个问题让我头疼!”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柴玉贵说,施工单位一进场,问题又来了。有村民认为,在自己的地盘建工程,怎么也得让承揽点活吧,有人要送沙,有人想送水泥,工程推进受到了干扰。

    对此,伊滨区经过一系列调研后,出台了建设工程劳务协作管理办法,将劳务范围和协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对于临时围墙、临时道路、小范围土方挖掘运输这些小型施工队能干的活,村民可以承包,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先交一部分保证金,保证金用来给全村农民发放。

    为了公平、公正操作,伊滨区、业主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李村镇、施工单位、建设环境协调处、涉及村共6家单位负责人坐在了一起,来了一个“六方会谈”,协调解决所涉及的劳务问题。

    “如果一个工程能挣1万元,其中的6000元要发给群众。”孙忠信说,这样一来,有实力的包工头挣了钱,群众也能得实惠。就是这样一个好点子,解决了一些村民想抢包工程的问题,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下转02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