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开放招商 服务企业 优化环境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文化产业成为洛阳经济新的增长点
八面来风
情系公益事业 关爱孤寡老人
进军铝产业高端市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1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特色文化助推产业快速发展 要素集聚引领产业优质发展 品牌示范带动产业跨越发展
文化产业成为洛阳经济新的增长点
    核心提示

    随着全市首次文化产业普查工作的结束,8日,市统计局正式对外公布《洛阳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普查公报》。盘点这份洛阳文化产业发展的“蓝皮书”,人们欣喜地发现,伴随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文化产业的孕育、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千年帝都的厚重文化底蕴,洛阳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呈现与众不同的三大特点:特色文化助推产业快速发展,要素集聚引领产业优质发展,品牌示范带动产业跨越发展。

    特色文化助推产业快速发展

    洛阳文化事业积淀深厚,影视创作、制作与发行取得新进展。2012年,我市拥有电影发行机构1个,总产出363万元;有各类电影放映机构24个,总产出804.9万元。由洛阳影视传媒集团与河南影视制作集团联合拍摄的喜剧电影《那是说着玩的》已在全国公映。总投资1亿元、由北京天天润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国之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制作的50集电视连续剧《光武中兴》,目前已完成剧本创作、论证,团队已组建,正在进行前期制作筹备。由河南申泰投资集团出资筹拍的40集电视连续剧《魏孝文帝》,著名编剧王朝柱担任剧本主创,也已进入创作筹备中。

    与此同时,我市舞台艺术精品生产也取得重要收获。由洛阳豫剧院排演的豫剧精品《北魏孝文帝》,剧本已定稿,完成创作排练任务后即将公演;曲剧《洛阳令》也在紧锣密鼓排练之中。全市文化艺术创作发展潜力巨大。2012年,我市拥有文化艺术服务机构11个,总产出高达931.55万元。

    洛阳是文物大市,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43处。我市巧打“文物牌”,构建历史文化特色博物馆体系,目前,全市博物馆数量已达到37家。其中,既包括国有综合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又有河南壁画馆等国有专题性博物馆,还有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洛阳真不同水席博物馆等一批民办博物馆,更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警察博物馆、东方红农耕博物馆等行业博物馆。我市集综合、专题陈列于一体,门类齐全、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独具一格,已成为古都展示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新亮点。

    “满城尽是牡丹花”的特色城市风貌,也为文化产业注入新活力。以牡丹为核心元素的相关产业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洛阳独具特色的一大产业。目前,全市已建成牡丹观赏园区12个,牡丹催花基地、盆养基地、嫁接繁育基地100多个,年产牡丹盆花100万盆,形成了生产种植、精品观赏、资源保护、科学实验、产品加工等系列牡丹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年产值10亿余元。

    在牡丹书画业方面,我市强力培育洛阳牡丹书画创作群,已建成的平乐农民牡丹画产业园(一期)总投资3848万元,一期工程美术馆综合大楼已投入使用,有70多名画家进入园区画家创作楼,一年可销售牡丹画25万幅,收入5000万元以上;在文物复制业方面,以文化专业村为基点,我市围绕唐三彩、青铜器等本土文化元素,全力提升仿制水平,推动九朝文物复制品、粤钰青铜器等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伊川烟涧青铜器专业村发展壮大;在民间工艺美术方面,我市挖掘、扶持、推介了宫灯、竹编、剪纸、麦草画、梅花玉、牡丹石、黄河石等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工艺产品。

    要素集聚引领产业优质发展

    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为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壮大文化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我市立足于整合文化资源,强力推动要素聚集和产业发展。目前,全市拥有2个“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个“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洛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孟津平乐汉魏演绎园区(包括平乐牡丹画产业园、汉魏风情演绎园、农业生态示范园、鼎润旅游文化产业园、精品牡丹观赏园等)、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寺佛教文化园区、中国动漫之都(洛阳)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重点园区正在加快推进,已初步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特别是代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龙门、汉魏故城和隋唐城遗址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介绍,汉魏风情演绎园已流转土地6000余亩,其中种植牡丹640亩、苗木花卉3000亩、中药材800亩、泰国莲100亩。农业生态示范园已建成大棚40个。南石山唐三彩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优势也逐步显现。

    品牌示范带动产业跨越发展

    品牌效应和示范带动,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催化剂。

    河南名阁影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洛阳天旗工艺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品影响力不断提升。“三彩艺”创始人郭爱和创作的《周器·礼乐》荣获2012中国陶瓷文化创意“大地”奖金奖;在“光耀香江”香港回归15周年大型纪念活动颁奖典礼上,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作的一批牡丹瓷盘作为奖品颁发给了董建华、刘德华等知名人士;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旅游城市博览会上,由洛阳烟云涧青铜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洛阳鼎”,被确定为世界旅游城市博览会标识物。

    总投资23亿元,包括动漫创意学院、中国动漫研发创作基地和中国动漫交易中心等在内的中国动漫之都(洛阳)产业园项目已部分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将容纳600家动漫企业,实现年产值150亿元。

    总投资1500万元的河南名阁影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三维数字虚拟技术舞台舞美创意制作项目,是我省首家产、学、研、企相结合,集创意、研发、生产、教育培训、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一站式”三维数字虚拟技术舞台舞美创意制作基地,目前已基本建成,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河南君兰影视动画有限公司3D动漫电影《牡丹》总投资6500万元,是河南首部自主原创的三维动画电影,同时也是国内第一部以宣传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的3D动漫电影。去年年初,该片片花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现已实现国内外同步公映。

    洛阳瑞光影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瑞鸽牌便携式彩色液晶监视器,目前已成为国内专业液晶监视器第一品牌,用户涵盖中央电视台等全国80%以上专业电视台及影视制作机构。

    通过全市首次文化及相关产业普查,我们看到,洛阳文化产业总量在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一切都在说明,洛阳正在加快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

    本报记者 赵志伟 通讯员 朱健明

    相关链接

    2012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001.1亿元,同比增长10.0%。在全市经济发展的大盘子中,文化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普查资料显示,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1.93亿元,按现价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4.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1%,比2011年提高0.76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按国家2012年新的统一分类标准,经省统计局认定)为52亿元,洛阳在全省18个市中排在郑州、许昌、开封之后居第4位,排名比2011年前进两位。按现价同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8.9%。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74%,比2011年提高0.79个百分点。

    由此表明,2012年我市文化产业无论是总量、水平,还是发展速度,都呈现快速提升的态势。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