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高龄的出版家、辞书学家巢峰近日出版新著《辞书记失——一百四十三个是与非》,以其60年出版生涯积累的经历与观察,为大型辞书的编纂注入严谨与质疑之精神。
巢峰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前社长兼总编辑,中国辞书学会名誉会长,被誉为中国出版界的一个“传奇”。他曾是1979年《辞海》第三版编纂组织者之一,还担任第四版和第五版的编纂工作,并且是《辞海》第六版的具体主持者。
尽管《辞海》是当代中国最具权威的大型综合性词典,被广大读者视为“标准书”,但在巢峰眼中,《辞海》就是历史和时代的脚印,不是“天书”,它受到当时政治思想影响,存在缺点错误,知识内容也会陈旧老化。
事实上,历年来的“《辞海》之失”在如今看来不乏趣味。例如:《辞海》第三版有大量批判社会学、美学、伦理学等“西方学术”的内容,还用“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等意识形态浓重的语言注释《水浒传》;而第四版“问世”在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增添了改革开放的内容,却对“市场经济”的解释语带贬义。
1992年,巢峰曾针对当时《语言大典》等一批词典的粗制滥造、抄袭拼凑发起猛烈批评,以“学术打假”之举引起震动。在新著的《辞书记失》一书中,这位85岁高龄的老人依然“目光犀利”,揪出了我国近年来出版的一批辞书中的各类失误。
从“生活品质”到“信仰宗教”,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市场和市场经济”,《辞书记失》的143篇短文涉及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条分缕析,议论风生,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出版大家笔耕不辍、求真唯实的精神情怀。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