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面糊;二十六,蒸馒头……”哼着老洛阳的顺口溜,年味越来越浓了。腊月二十三(有些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五),又称小年,民间有祭灶、扫尘、剪窗花等习俗。小年是过年的起点,过了小年盼大年,又一个新春正一天天走近。
——编者
我乡我土
农家小年
□范利娟
过完腊八节,年的气息也愈发浓郁。在外打工的人陆陆续续返回家门,冷清了大半年的街道骤然热闹了许多,卖年货的小贩那个去了这个来了,向围拢着闲聊的人们搭讪:“该祭灶了,请张灶王爷像吧。”听见这话的孩子们便嬉笑起来,高声大嗓地吆喝起不知从何时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曲儿:“祭灶,放炮,小孩哭着要吃核桃。”打着闹着跑了开去,大人们仿佛这才惊觉:小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来到。
庄稼院里,落光了叶子的杨树、槐树和枣树们,伸出遒劲的手臂抚摸着冷峻的天空;一群麻雀从天边飞来,被袅袅炊烟诱惑,纷纷落在灰色的屋瓦上、深褐色的枝丫上、院里的石桌上,扭着小脑袋,唧唧喳喳询问着赞叹着:“这啥味啊?又香又甜真好闻。”忙碌在灶屋里的主妇,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灶屋窗明几净,被烟熏火燎了一年的灶王爷旧画像已经被揭去,郑重请来的新画像将被糊在墙上先前的位置上,灶王爷也将开始履行又一年保佑全家平安的使命。主妇站在案板前,高挽双袖,卖力地揉着发好的面团,她的身旁,炉子里煤块烧得整个屋子温暖如春。面揉好,夹上白糖做的馅,拍成圆饼,炉子上支上鏊子,几番翻腾,金黄焦脆、可口香甜的发面火烧就新鲜出炉了。
已近黄昏,在街上闲“喷”了半天的当家人被孩子叫进家里,踏入灶屋门槛,他的味蕾骤然被激活,紧盯着一摞摞发面火烧口水直流。他的馋样让媳妇扑哧一乐,娇嗔地打他一掌道:“快给灶王爷上供吧,他吃完了才轮到你吃呢。”当家人屏息敛神,恭恭敬敬捧炉焚香。老辈传下来的规矩,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如今没人把这规矩当回事了。女人把亲手烙好的火烧摆放在灶王爷面前,再摆上事先买好的芝麻糖,一家人跪在地上虔诚祈祷,请求灶王爷保佑全家人平安康乐。
伴随着焚烧灶王爷旧画像的缕缕青烟,孩子跑到院里燃放起了“闪光雷”。乐享了美味的灶王爷抹抹甜得发腻的嘴巴,喜滋滋地腾空而起,履行他“上天言好事”的职责去了,留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喝谈笑,其乐融融。
“祭灶祭灶,全家都到”,在注重传统习俗的农村人看来,小年是个很重要的节日,丝毫马虎不得。一个个团圆的家庭,一座座欢乐的村庄,也因为祭灶这习俗,给春节前的大地增添了诸多喜庆的色彩。
故园漫忆
小年是一种召唤
□黑王辉
“过小年了,吃什么呀?”中午吃饭的时候,母亲打来电话。我说:“我倒给忘了,今天在单位吃,和平常一样。”母亲笑了:“我今天蒸的米饭,菜是鸡肉炖粉条。”可惜,我不能回去,只能垂涎着。
故乡把腊月二十三称作小年,还说“小年如大年”,所以,每到小年的时候,母亲就盼望我回家,她杀鸡煮肉包饺子,让我美美地吃一回。为什么把腊月二十三称作小年呢?我想,这分明是一种召唤,一种催促,告诉远方的游子,该回家团聚了。
记得那年上高中,到小年的时候,学校还没考完试,我们只能在焦急中等待。那时,天空中还飘着洁白的雪花,地上已经有了厚厚的积雪,埋没了路径。中午,传达室的老大爷让我速去,我疑惑着走进传达室,就看见了母亲。她提着篮子,见了我,立刻绽放了笑容:“知道你今天回不了家,过年了,好歹吃顿好的。”说着,她拿出棉袄包裹着的满满一大碗饺子。谁知,那时我正叛逆,竟立刻冷了脸,说:“下这么大的雪,你来干啥!”连传达室的老大爷都看不过去,他说:“你这孩子,怎么跟你妈说话呢!”母亲说:“他从小就这样,脾气犟,没事儿,我习惯了。”听了她的话,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流淌,我狼吞虎咽吃着饺子,眼里噙满泪水。母亲是走了十多里山路,冒着大雪过来的。
记忆中,母亲过小年也包饺子。吃罢早饭,她就开始剁饺子馅,萝卜大肉,配葱姜,香而鲜。天气大好,太阳暖暖地照着,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母亲擀皮儿,我和父亲包,他们说些邻里间的趣事、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打算。我享受着这样安然的时光,静静地听着,即便是不说话,也是那样温暖。只可惜,进城上学工作以后,这样的机会就再也没有过。
此时此刻,我仿佛嗅到了鸡肉炖粉条的味道,忽然有些想家。我知道,虽在城市安家落户,但故乡那一隅,宁静的院落,袅袅的炊烟,鸡鸣犬吠,树木萧瑟,才是我永远的心灵家园。我不能时时回去,但它时时在我的心中。
灯下走笔
小年祭灶的真意
□宋殿儒
近日和几个外国人聊起我国的祭灶节,他们都风趣地说,祭灶节实质上就是“全民贿赂节”。尽管他们只是开玩笑而已,却让我不得不说清楚。他们不了解我们,其根源就在于他们不了解我们文化的根源。
我国是个灾难多发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总免不了有“神灵”在纠缠。
临近大年,有一个小年,小年其实就是百姓们说的“祭灶节”。祭灶节本身只是过大年的一种“预演”,之所以与其他节日不同,原因就是祭灶有一定的神灵文化色彩,比如,各家各户都要烙祭灶饼,去“贿赂”一下所谓的灶王爷,希望这个执掌着人们生活和命运大权的神上天多言好事,期待新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全家平安、财源滚滚等。
所以说,祭灶节其实也可以说是中国百姓在苦难生活中演化出来的一个人文性“贿赂节”。贿赂一词在汉语里是纯贬义的,然而唯独在这个节日里包含了一种“褒义”。
老百姓在一年的末尾,想要来年更好,只是一种期望而已。在封建社会里,老百姓除了向神祈求,几乎再没有能指望的了。那些王公贵族们,也过祭灶节,也向灶王爷祈求,只是他们所期望的跟百姓的不一样,他们不愁吃穿和人间享受。所以说,人文价值观有时候决定一个民族的词汇观,真正的贿赂是带纯私欲色彩的,就像王公贵族们的贿赂,他们所期望的多是自己的奢华和权力。
为什么现在多数人不缺吃穿了,烙饼在普通百姓家也并不是什么佳肴,可每年还沿袭过去,去烙祭灶饼“贿赂”灶王爷呢?这其实也并不奇怪,一则是因为不想打破祖宗留下的规矩;二则是现在人们还面临着诸多的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期望所谓的灶王爷活着,也只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的延续,不但会使一个民族不忘记过去,而且更重要的是使一个民族永远有个目标并为之奋进。
小年来了,中国人家家户户都会向所谓的灶王爷“贿赂”一下,不管这位“王爷”能不能为百姓言好事,期望有了,人总是会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的。其实那个“王爷”就是我们自己,只是每个人换一种说法来鼓舞自己、鼓舞这个民族而已。
锦年情事
同事家里过小年
□杨莹
上班第一年,我才知道,原来过小年是不放假的。单位在一个小镇上,同事大多家就在本镇附近,虽说不放假,到了上午10点,家离得近的同事都回去了。偌大个院子里,只剩下我和同事小张、小李以及食堂的炊事员。
我和小李没有回家,是因为我们俩人的家都离得远,而且没有直达车,要掐着点转车,回到家估计到下午了。小张家在城区,坐车半个小时就到了,他怎么也不回家呢?
炊事员归心似箭,婉转地撵我们:“小年也是年,就得与父母亲人一起过呀。”这时,小张提议道,到我家去吧,吃过饭,下午我们再回来。
我和小张、小李是同年分配到单位的,因年龄相当,有许多共同话题,关系比较近。我和小李稍推辞了一番,就恭敬不如从命地跟着小张坐上了进城的车。
虽说在电话里小张已告诉父母带两个同事回去吃饭,但当看到儿子领着一个小伙和一个姑娘进了门时,他的父母还是有些发蒙,不过很快就笑容满面。
午餐很丰盛,宾主言欢。小张的母亲一个劲地给我夹菜,还巧妙地问东问西。他父亲不爱说话,偶尔提醒一下老伴不要太过分。他家小妹很俏皮,姐长姐短地叫我,显得很亲热。小张家是一个和睦欢快的家庭,让人愉悦。
吃过饭,略坐了坐,我们辞谢准备回去。临出门,小张的母亲把他叫进了卧室,母子俩嘀咕了一阵。就听小张嘴里说着“你别瞎猜乱想了”,涨红着脸出来,他母亲拍了一下他的后背,笑骂他不懂事。接着小张的母亲手拿一个红包,走到我跟前,非要塞给我。我吓了一跳,大脑一片空白,本能地推让着。我们你塞我推,玩起了“太极推手”。小李在旁边抿嘴直乐。你来我往好几个回合,最终我也未能挣脱小张母亲那双有力的手。为了尽快结束这尴尬的场面,我慌乱地把红包收下,逃下了楼,背后还传来小张母亲那热情洋溢的声音:“常来玩啊!”
回去的路上,我把红包还给了小张。小张说了声“不好意思”,就把头转向车窗外,一路无语。
那天晚上,小李到同学那里去玩,没有回来吃晚饭,炊事员不见人影,食堂里冷锅冷灶,好在烧水的炉子还燃着火。就在这晚,我惊讶地发现,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小张,竟是一个细腻能干的男人。我崇拜地看着他把一只吃饭的钵子放在火炉上,三弄两弄,就端出一碗香喷喷的西红柿鸡蛋面。吃着喷香的面条,我心想,谁要是嫁给眼前这个男人,肯定会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呵呵,你能猜到,后来,我成了那个幸福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