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礼貌——礼乐文化的人格形象
不要轻易考验人性
“压岁钱”的来源
思路花语
红梅迎春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1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礼貌——礼乐文化的人格形象
    我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祭祀庆典,礼仪周全;日常细事,以礼导行。大至制礼安民的治国思想,小至执礼待人的个人品德,礼乐是社会生活的秩序,人品是礼乐展示的载体。礼仪之邦的荣耀,国人理应倍加珍惜。

    礼貌,是礼乐文化的人格形象。《诗经》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老的歌谣亲切提示人们,立身处世,要小心翼翼,注重自身的仪容仪表,一个亲昵的顾盼,是礼的第一张温馨名片。《孟子·告子下》曰:“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注云:“礼者,接之以礼也;貌者,颜色和顺,有乐贤之容。”尚未开口说话,微笑先行,和颜悦色,以礼相迎。初相识,始交往,对人恭敬有礼;迎来的,将是对方的尊敬和友好。

    礼貌首先表现在仪容仪表上,继而在语言谈吐、行为举止、衣冠饰物等诸方面,透露着人们文化修养的消息。仪容仪表给人的第一印象,当是面容的整洁。所以,我国古代对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就是“盥栉”。盥,即洗手洗脸;栉,梳篦的总称。苏轼诗云:“溪女笑时银栉低。”栉,即梳理头发。屠羲英编写的《童子礼》,第一条就是:“晨兴即当盥栉,以饰容仪。”清早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洗脸梳头,从小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天生丽质,虽说容貌是天生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容貌有待修饰。《孔子集语》云:“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容貌有待修饰,这是自爱自重,也是对他人的礼敬。脸脏了要洗,头发乱了要梳,指甲不齐要修整,鼻毛过长要剪去……“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虽有言过其实之嫌,但面容确实有待适当的打扮。化妆要与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相宜,切忌孤芳自赏,也不要盲从“流行就好,时尚就酷”。而似有似无的淡妆,给人以丽质天成的印象,这是打扮的最高境界。

    语言谈吐,是礼貌的听觉形象,和缓与急速,柔声细语与粗声大气,款款商量与颐指气使,将给人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所以,在与人交谈时,要注意语速、音质和声调。与人交谈,更要养成倾听的习惯,让人先说,耐心听取,不打断,不轻慢,以示尊重。言为心声,语言是感情的表达。“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暖心,恶语伤人,仁爱之心长存,自有春风拂面迎人。韩愈说:“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秽语狂言可恶,无聊乏味的语言,也将败坏听者的兴趣。期待“十字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频频在你的语言中出现。你听,有人说得有趣,在接听电话时,也能听出您的笑容。

    行动举止比仪态仪容更为重要,举手投足,处处可见秉性与修养。传统礼仪要求: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站立坚挺,端坐稳定,行走轻捷,不容懈怠散漫。“见微知著”,细节见精神,礼貌多表现在生活的细节之中。古人云:“立不中门,行不履阈(yù)。”即站立,不要堵住门口;走路,不要踩踏门槛。又云“虚左却行”,“虚左”指空出左边的位子,以示对他人的尊敬;“却行”指后退半步,与人同行,以示对他人的礼让。拂席扫榻,保持坐席用具的整洁,是对来客的欢迎和敬重。拜访要预约,准时无误,切莫让人耗时空待。吐痰弃物,更不能随心所欲,维护公共场所的洁净。

    《管子·形势解》云:“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衣冠是人格形象的重要饰物,穿戴整洁,令人敬重,衣衫不整,不宜进入庄重严肃的社交场所。穿衣要讲究场合,上班时穿工作服,警卫人员执行公务,更要穿着警服。不穿背心外出,不穿拖鞋上街。比基尼只能在游泳池、海滨出现,不可逛街赴会。穿戴非礼,是不自重的表现。随身的饰物:帽子、头巾、领带、皮包、手套、鞋袜,都以得宜为妥,炫富呈艳,效果适得其反。服饰更要与体形协调,扬长避短,隐丑显美:胖子忌穿短裙,瘦人勿穿黑衫,服饰得宜合体,为礼貌附丽。

    礼貌是人格形象和心境的展示。葛洪《抱朴子·至理》云:“形者,神之宅也。”观其容知其心,自古以来,我国诗文以容貌为心情定格,创作了无数经典的篇章。屈原咏唱“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为忧虑者传神;司马迁描绘“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为狂怒者立威。“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遥望近视,洛神之美已入化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笑倾国,贵妃艳色,分明举世无双。“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是隐者简朴的穿戴;“云想衣裳花想容”,这是贵妃华丽的服饰。“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一幅同扶醉人归的群体形象,表达了春社活动的欢乐,波及家家户户。“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一个碧玉搔头落水的生活细节,透露了娇羞的爱情消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容貌是心理涟漪的开放。礼貌,更是礼的自然呈现。

    礼貌,说到底,源于内心的价值取向,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是礼貌的心理基础。《荀子·礼论》对此有一段精彩的阐析:“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的诞生,就是为了控制私欲。人的生存欲望,要有度;制礼作乐,就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满足合理的要求,限制非分的妄想。守礼循礼,是自律自守精神的表现;做人有没有礼貌,就要看他能否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让私欲横霸,放纵自我。

    相传康德离世前,一天医生来探望他。他努力起身相迎,用已经口齿不清的话语表达对医生的感谢。待医生坐定后,他才坐下。在稍作休息后,他鼓起全身力气,说出了他此生最后的一句话:“对人的尊重还没有离我而去。”临终前,犹不忘对人的敬重,康德的话,让我们永记不忘:对人的尊重,是支撑礼貌的精神支柱!

    洛阳是礼乐文化的圣地,居民的礼貌,正是洛阳文化的风采所在。祝愿洛阳居民,人人彬彬有礼,古风宛在,成为洛阳城市的文化魅力。洛阳居民,古道热肠,以令人可亲可敬的礼貌,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