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24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求解城乡教育发展的均衡点》为题,对我市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进行了报道。文章以我市如何破解城乡学校之间和城市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师资、课程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不均衡问题为切入点,从“点播课堂”“名师课堂”“网上教室”三个方面,用生动的事例阐述了我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努力和成效,同时配发了李柳身同志述评文章《推进教育信息化
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本报今日编发此文,敬请关注。
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的教育地图上,位于县城的新城实验学校和位于正村镇的太平村教学点,两者相距仅6公里,但奔向城乡教育均衡的这6公里,走了几十年。
占地36亩的新城实验学校,不仅有集教学、办公、实验、电教、阅览、艺术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设施,而且有3000名学生、近百名教职工,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学科带头人1名、省市骨干教师10名。而6公里外的太平村教学点,全校仅有5个年级120名学生、6名教师,自创办以来的几十年里,该校讲台上就从未出现过一名音乐、美术、英语等专业教师的身影。
新城实验学校与太平村教学点之间的差距,也是中国城乡教育差距的一个缩影。在社会对教育公平寄予越来越高期待的当下,如何破解城乡学校之间和城市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师资、课程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不均衡问题,成为洛阳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直面的现实问题。
农村教学点“缺师少教”
“点播课堂”
填平城乡“数字鸿沟”
“来,同学们请跟着我一起画,先画三庭,后画五眼……”照着电子屏幕上教师边演示边发出的指令,20多名学生在各自的美术本上认真画着人物素描。
这是记者近日在新安县太平村教学点在线“点播课堂”上看到的一幕。太平村教学点包括校长在内目前仅6名教师,过去一直因师资不足,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和英语课开不齐。几年前,为开设英语课,该校专教语文的年轻教师张海云不得不临时改教英语,当时她甚至连音标也读不准。
(下转02版)
推进教育信息化
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
洛阳市市长 李柳身
智慧城市通过信息技术引领,使得城市建设智慧化、管理体系可控化、服务体系便捷化,为居民和法人提供及时、互动、高效、便捷的服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洛阳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实现洛阳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教育信息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和标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依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打破了地域界限,改善了区域教学环境,切实缩小了城乡差别、地域差别,真正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秀教师共享、先进理念共享、教育智慧共享,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