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洛阳·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狠刹“四风” 打“虎”拍“蝇”
生态养殖,企业受益百姓得福
中信重工出口刚果(金)第二套磨机装箱发运
八面来风
一个乡村文化志愿者的新年愿望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4 年 2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一个乡村文化志愿者的新年愿望
    自掏腰包为村里文艺队买服装,自掏腰包买布料扎“毛驴”,自掏腰包请专业演员为村民培训戏剧……虽然为乡村文化活动投入了不少资金,但58岁的嵩县城关镇韩村文化志愿者杨喜云从不言悔。她说,一个人乐不算乐,让大伙一起“耍”才够味儿。

    村里的“文化能人”

    6日上午,纷纷扬扬的雪还未完全停止,杨喜云便给自己逐项列出今年的任务:去敬老院演出,请老戏班子排大戏,为文艺队申请购置音响……

    提起杨喜云,韩村村民无不称赞她是个“文化能人”、十里八村“爱耍第一”,打鼓、抬轿、骑“毛驴”,唱戏、跳舞、扭秧歌,农村人玩的文化活儿,没有她不会的。

    在杨喜云家,记者看到几个刚刚扎好的漂亮“毛驴”,杨喜云提起一个给记者表演起来。这些“毛驴”都是她自费买了金丝绒布料一点点扎的,准备元宵节到敬老院演出用。

    因为天性爱唱爱跳,农闲时,杨喜云便组织村里的妇女成立文艺队。如今,村里固定参加唱戏的有20多人,鼓队、舞蹈队和秧歌队成员百余名。在杨喜云的组织下,不仅韩村的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周边陶村、青山屯村的文艺演出队伍也组建起来。

    74岁的王冬梅是杨喜云的超级“粉丝”。不管啥时候,不管去哪儿,一个电话,她随叫随到。

    春节前夕,在杨喜云的带领下,王冬梅等十几个演员租车到20里外的城关镇敬老院,为35个孤寡老人一连唱了十几段戏。演出结束后,老人们抓着杨喜云的手不松:“你们下次啥时候来?”

    “爱耍,就不说钱”

    搞文化活动,村里缺乏资金,杨喜云就自己想办法解决。种地、打零工的积蓄,好多都投到了文艺队的演出中。杨喜云说,“爱耍,就不说钱”。

    去年夏天,为给舞蹈队队员们添置像样的演出服,杨喜云说服丈夫,拿出家里的3500元请人制作了50套舞蹈服装,免费发给成员;为让戏剧队成员加深对戏剧人物的把握和理解,杨喜云从嵩县剧团请来演员,在自家院子里给30多人培训1个月,演员在她家吃住;为了使新年各种演出活动顺利开展,杨喜云给远在广州的女儿、女婿打电话,要钱给秧歌队添置道具……

    粗略计算,这几年在村里的文化活动上,杨喜云投入了两三万元。但她说,花点钱不算啥,图的是大家伙儿高兴。

    重建戏班子是最大愿望

    提起新年愿望,杨喜云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村里的戏班子“复活”,真正排几场大戏,让自己也让村民们好好过过戏瘾。

    在杨喜云的记忆里,儿时的村里很热闹,她最爱看村里戏班子唱大戏。但近年因为种种原因,戏班子差不多名存实亡了。

    在一次聊天中,一位老艺人向她表达了重新上台唱戏的想法,让杨喜云备受鼓舞。杨喜云自己也爱唱戏,于是萌生出重新组建戏班子排大戏的想法。

    “人不缺,一喊就到。就是缺资金,但我会想办法。”杨喜云说,再难她也会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常书香 通讯员 车轰 李星辉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