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开放招商 服务企业 优化环境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瞄准智能化,打造装备制造业升级版
八面来风
建设“内陆无水港” 打造出口“快速路”
我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出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2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日前召开的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座谈会达成共识
瞄准智能化,打造装备制造业升级版
    核心提示

    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装备制造业又是我市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2012年,我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448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27.3%,同比增长17%。然而,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在规模总量、创新能力、发展层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到了产业改造提升的关键阶段。

    未来我市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之路是什么?在19日召开的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我市要抢抓机遇,瞄准智能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加快推进新一轮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智能化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目前,我市传统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迫在眉睫,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推动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娄卷明在座谈会上表示,虽然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少,终端消费品少,导致产品低价、同质化恶性竞争严重,综合竞争力不强。

    二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没有形成,大多数从事装备制造产业的民营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由于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我市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率偏低,没有形成驱动我市产业发展的有效力量。

    三是区域配套能力不强。在全市范围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配套的制造体系,企业孵化器、研发设计、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中介、科技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四是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化水平较低。一些企业对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智能化认识不足,企业内部信息化及生产过程智能化建设还不具备集成优势。

    针对上述问题,娄卷明认为,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要以智能装备发展为重点,打造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版。他表示,智能装备产业集中了人工智能技术、数控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涉及面广,带动力强,能够为我市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对于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先进地区、企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当前,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已成为国内很多城市的共识,以“机器人+智能制造”的核心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全国展开。比如,重庆提出“机器人之都”计划,青岛提出北方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计划,杭州、广州、东莞等城市纷纷提出“机器换人”计划。

    由于目前国内各地智能装备产业大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差距相对较小,这就意味着谁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今年年初,我市编制完成《洛阳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制订了《洛阳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对未来三年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规划。

    在全市性的规划出台之前,我市一部分县(市)区、装备制造企业抢占先机,先行先试,及早动手,瞄准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走在了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前列。

    例如,伊滨区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进行了整体谋划推进,专门规划了“动力谷”用于发展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去年,该区共有装备制造企业20余家,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麦达斯年产5万吨轨道车辆型材及车体大部件、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伊滨轴承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进驻该区。

    再如,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已成为高新区装备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关键,也是高新区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新区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国内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技术研发、生产的重点集聚区,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在企业方面,近年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客户、高端市场为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成套化和产业化水平,目前该公司智能装备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洛阳沃德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在洛阳工业园区建设工业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突破RV减速器的技术瓶颈,推进RV减速器的产业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多方合力加快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产业的培育需要多方力量。对于成长中的智能装备产业来说,发展不仅需要来自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力量,还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只有多方合力才能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娄卷明表示,今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做好《洛阳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中各项扶持政策贯彻落实,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继续鼓励我市传统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技术,结合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同时,我市还将瞄准国际、国内机器人制造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招商工作,重点引进掌握关键零部件和核心元器件的上游企业,从而加强区域产业配套协作,打造完善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链。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院长邓效忠认为,当前我市企业应结合洛阳自身发展优势和特色,紧紧抓住发展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的有利时机,重点在基础零部件、RV减速器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化,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贾蒙飞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