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云“乡心新岁切”,今人同样如此。据省内媒体报道,农历正月一过,海内外华人就要开始络绎不绝地来河南寻根拜祖。
这也难怪,据考证,起源于河南的姓氏人口占汉族人口的80%以上,排名前100的大姓中有78个姓氏源自河南,南方八大姓全部源自河南……“老家河南”确为“血脉之根”。
而在我国加快城镇化、整个社会迅速从熟人社会到移民社会的剧变中,通过寻根来寄托乡愁、寻找归属感已蔚然成风。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寻根潮中,“姓氏之根在河南”也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而对河南而言,这无异于得天独厚的资源。
置身全省开放招商的大背景下,我省不少地方已开始研究“根脉”中的机遇,寻求将它“变现”的可能性。
比如邓州,将邓国侯吾离陵园保护建设项目纳入市重点招商项目,在深圳等地举行的招商引资活动上对外发布,还有一个“炎黄邓氏宗亲寻根旅游邓州服务中心”与之配合。
再如淮滨,成立了“中华蒋氏企业家协会”,将中国大陆、台湾甚至东南亚等地蒋姓商业人士联络在一起。入会的企业家纷纷表示,要为祖根地的发展和繁荣贡献“应该贡献的、也只有他们才有能力贡献的”力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河南的“根脉”资源中,洛阳占了“大头”:超过1亿人口的客家人“根在河洛”,不少台湾人和海外华人都自称“河洛郎”,洛阳的洛阳桥正是客家人普遍认同的最初迁出地的标志……在各地招商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若能充分把握其中机遇,最大限度地开掘“河洛郎”在祖根地投资兴业的可能性,洛阳必将收获多多。
今年是洛阳的“开放招商提升年”,当有更加开阔的招商视野和更为创新的招商思路。用好“根资源”,引进“河洛郎”,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