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吕诺)不久前部分媒体集中报道的康泰乙肝疫苗事件,虽经调查核实疫苗不存在安全问题,但仍导致一些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降30%,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下降15%。在我国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30多年后,疫苗打还是不打,成为不少人纠结的问题。
“疫苗接种率下降,传染病疫情就会卷土重来。疫苗针对的疾病一天没有消灭,预防接种就一天不能松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24日说,“接种疫苗是公民对自身健康的保护,也是对群体防控传染病的应尽义务。”
接种疫苗使6种传染病发病率下降99%以上
据1942年《国民健康之现状》记载,全国每年1.4亿人受到各种疾病折磨,病死率在25%至30%,其中41%死于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百日咳等疾病肆虐。每年婴儿死亡率高达200‰,全国人均寿命仅为35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施以季节性接种为主的预防接种工作,普种牛痘预防天花。1978年起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2007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我国免疫规划免费接种疫苗目前可预防15种疾病。正是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我国消灭了天花,消除了由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控制了多种传染病。
据估算,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30多年来,全国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降幅在99%以上。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王华庆说:“国家免疫规划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持久的社会效益,在保障儿童健康、增加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每年百万婴儿面临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风险
20多年来,通过实施以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95%以上。据最新调查数据估算,1992年至2009年,全国预防了9200万人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其中减少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2400万,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引起的死亡430万人。
我国每年有1600余万孕妇分娩。按16岁至49岁育龄妇女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6.6%进行估算,每年仍有100多万名婴儿面临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如果不接种乙肝疫苗,我国每年将会有40万至50万新生儿因母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王华庆介绍,婴儿和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约90%将发展成为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终生携带乙肝病毒,其中约1/3发展为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
“需要尽早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以阻断母婴传播乙肝病毒的风险,同时预防后期感染乙肝病毒。越早接种,效果越好。”王华庆说。
疫苗接种率低将打破免疫屏障,严重威胁健康
王宇说,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的下降,一些传染病已成为少数散发病例,让人们渐渐丧失警惕。而预防接种可能带来的异常反应,令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关注度增高,对接种疫苗的信心下降。
疫苗接种率下降,在世界上有很多惨痛教训。20世纪70年代末,瑞典一位医学领袖质疑百日咳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导致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率下降到12%,政府于1979年放弃百日咳疫苗接种。此后数年,百日咳病例每年逾万例,引发了很多死亡悲剧。瑞典于1996年重新将百日咳疫苗引入免疫规划……
王宇指出:“接种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个体,并形成群体免疫屏障,预防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如果不接种疫苗或接种率较低,不仅个体会患病,而且达不到群体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效果。”
世卫组织评估认为我国疫苗监管系统符合国际标准
疫苗的使用者是健康人群,重点是儿童。对疫苗的安全性问题,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
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对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监测和处置,以确保疫苗安全有效接种和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2012年全国AEFI监测数据分析显示,我国疫苗异常反应发生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预期发生率范围内。
2010年1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管体系(NRA)进行了系统评估,AEFI监测板块中8项大指标全部通过,25项亚指标总评分为96%,以优异成绩达到了WHO的NRA评估目标。2011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经评估验证,中国疫苗监管系统符合国际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免疫规划分委会主任委员赵铠说:“和使用其他药物一样,接种疫苗也存在风险。但是,经大量临床验证,疫苗的风险与其所带来的巨大健康收益相比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