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上私塾,启蒙课本是《三字经》。开始都是死记硬背,老师只管一句一句地领着学生读,不加任何解释。“人之初,性本善”很浅显,不用老师讲解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读《四书》,才知道这是孟子的观点。再后来在《百子全书》中读到荀子的《性恶篇》,开篇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唐代儒学家李翱则认为“人之性皆善”,而“情者,妄也,邪也”“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主张“性三品”的人很多,韩愈说:“性之品有上中下三: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四种观点各有道理,而“性三品论”,似乎更接近人世间纷繁复杂千姿百态的现实。
其实,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虽然对人性的认识观点截然对立,却有“重教化”的共同点。《三字经》在“人之初,性本善”开句之后,紧接着便是“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习”而不当,“教”而失体,也有可能变得不善,甚至由善转恶。荀子在把人性“腌臜”一番之后,写道:“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也认为人的本性虽恶,但经过教化可以改变。李翱和韩愈的观点,是孟子和荀子观点的延伸和折中,也很看重教化,寄希望于人性的弃恶崇善,殊途同归,达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从人性的原始状态到道德良心的伦理升华。
何谓良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本指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后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行为有关的,如有良心,说良心话,良心发现。”讲良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不讲良心的人,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做得出来的。这种人不管为人做官,都不可能产生有益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而只能起相反的作用,“登峰造极”者便成害群之马。
人的道德良心源于心地善良,却又高于心地善良,是升华了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的载体。因此它不会与生俱来,只能是后天培育的结果。培育良心,是人类社会正风育人的永恒话题。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开始,就会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小的心灵便留下道德良心的印迹;随后接受学校教育,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更深层次的道德良心教育;进入社会之后,更要把讲良心贯穿于日常待人处事之中,作为必修课进行终生修炼,不断净化思想灵魂,使自己变得更高尚,“随心所欲,不逾矩”。
现今有些人津津乐道于“性本恶”,喋喋不休于“丛林法则”“深海法则”,认为人类也是“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的,本性都是贪得无厌的,讲什么良心?搞什么良心培育?这是部分官员贪污腐败、社会道德水平滑坡和诸多社会问题频发的思想根源与社会基础。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下大决心,费大力气,在全社会进行道德良心的基础培育,形成人人讲良心的社会风气。
有良心是讲良心的前提,培育良心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应贯穿各个领域,从娃娃做起,互施良性影响,强化讲良心光荣、不讲良心可耻的鲜明荣辱观,提高人们有良心、讲良心的自觉性和使命感。要达到人人有良心、事事讲良心,自然很不容易,但只要真正重视,功夫下够,总会有效果的。有良心、讲良心的人日多,社会风气必然越来越好,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