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过后,孟津县朝阳镇高沟村的青壮年纷纷背上行囊进城务工,“留守”的村党支部书记徐建庄也没闲着。老徐苦苦思考和谋划的是,如何把“贺田模式”与村情结合,走出一条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的新路,让明年春节返乡的乡亲,看到一个面貌更美的高沟村。
“贺田模式”是什么?这要从春节前老徐收到的一封来自浙江的信说起……
一片家乡情
围墙圈起的高沟村村部整洁亮堂。老徐办公室案头,搁在一摞报纸和文件的最上面的,就是他念叨的那封来信。寄信者是一位“走出去”的高沟人,目前在浙江省某省直机关工作。
经徐建庄同意,我们摘录了信件的内容:
徐书记:
您好。作为一名高沟人,我一直很关心家乡发展,看到好的做法和经验时,就想到我们村能不能搞。前段时间,我到浙江多地考察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看了不少农村的好做法。尤其是游龙县贺田村的垃圾处理做法,成本低、易操作、效果好。我觉得很适合在我们村尝试推广。贺田村以前是个贫困村,环境很差,经过治理,村容村貌发生了彻底变化。贺田村的做法还被总结为“贺田模式”推广,该村还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
目前,“贺田模式”仅限在浙江省内学习和推广。如果我们村结合实际,推广贺田做法,就可能走在全市前头,激活美好乡村建设这盘棋……
信件后,附有一份浙江省农村环境整治“贺田模式”总结报告和两篇描述“贺田模式”的新闻报道。
一种新模式
收到信一个月了,老徐把那份总结报告看了几十遍,在多处勾勾画画,基本吃透了“贺田模式”的精髓——
针对农村垃圾“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运行机制存在的垃圾总量大、清运难及时、处理成本高等弊端,“贺田模式”创造性地把工作重点从终端处理转到源头分类减量上来。
老徐说,刚开始,贺田村要求村民将垃圾简单区分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一个月后,该村将垃圾细化为有机垃圾(剩菜剩饭、瓜皮果壳等)、可回收垃圾(废金属、纸类等)、有害垃圾(电池、农药瓶等)、建筑垃圾(灰土、拆房石土等)4类。
同时,贺田村把全村划分为5个责任区,分设垃圾投放点,为农户配备垃圾桶和垃圾袋,定时分类投放垃圾。为确保执行到位,该村设计了“源头可追溯”制度,即按不同责任区,对每户的垃圾袋进行编码,做到“一码一户,见袋知主”。村干部和保洁员可以随时发现农户是否按要求对垃圾进行源头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