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由隶到楷书体演变 此表残字可窥其踪
大谷关:自然和文化共孕的宝地
元庄村:形似不屈神龙 姬昌敬之封名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 年 3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大谷关:自然和文化共孕的宝地
本报记者 白云飞 实习生 郅泽宇
水泉石窟的两尊主佛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作为洛阳八关之一的大谷关,又名太谷关,乃东汉灵帝为抵御黄巾起义而设,固守汉魏洛阳故城南大门。该关遗址位于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与北魏时期开凿的水泉石窟相近,风景旖旎。大谷关所在地寇店,因宋代宰相寇准曾在此居住而得名。

    1 沟壑纵横地势险 军事要塞战事多

    公元184年,也就是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朝廷随即设八关拱卫京师洛阳。位于今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的大谷关,就是当时所设八关之一,扼守都城南大门。

    大谷关因其险要的地形,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地沟壑纵横,战时可埋伏重兵,断绝南北交通。对此,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张衡曾不惜笔墨,盛赞大谷关地势,文曰“盟津达其后,大谷通其前”。

    其实,关于大谷关的名称,历朝历代并不统一,《三国演义》第六回中所说的“太谷”就是大谷关。

    对此,历史学家表示,在古代,“大”和“太”是通假字,互用现象十分普遍。以大谷关为例,在《后汉书》中为“大谷关”,而在《资治通鉴》中则为“太谷关”。两者都是权威史料,所以并无对错之分。

    长期以来,大谷关都是古代洛阳通往南阳、汝州、许昌等地的重要关口。据《三国志》记载,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长沙太守孙坚进兵大谷,讨伐董卓。董卓败走渑池后,孙坚进入洛阳。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设计赚曹爽”的故事也与大谷关有关。曹爽陪魏明帝曹睿的儿子经大谷关到山南祭祖,被司马懿用计夺了军权,最终丢了曹氏天下……

    作为汉魏洛阳故城的南大门,大谷关也留下了汉人南迁的足迹。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爆发,洛阳陷落,不少士族、百姓为避难,穿越大谷关,踏上南迁之路。他们也成为后来闽南人和客家人的先祖。

    几经战火洗礼的大谷关,到了现代,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军事作用。1926年,军阀混战,驻豫国民二军军长岳维峻部被吴佩孚击败,溃退于大谷关后,又遭民团截击;1944年9月,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挺进豫西,皮定均率部在大谷关一带抗击日军,偃伊边区自卫队在队长马怀珍的带领下,在大谷关两侧的褶皱中与日军周旋,对水泉据点的日军予以重创,有力地支援了豫西抗战。

    如今,虽然大谷关遗址和军事工事已难觅踪影,但大谷关故道几经修筑,仍是偃师通往伊川的交通要道。

    2 水泉石窟两主佛 “另类”史料价值高

    历史的硝烟散尽,如今的大谷关留下的是静好的绿树村庄和农田阡陌。同样在水泉村,距离大谷关2公里处万安山崖壁上的水泉石窟,也默默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水泉石窟,依山面水,凿于北魏至唐宋期间。较之龙门石窟,它显得相对“低调”。直到去年,水泉石窟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才渐入公众视野。

    整座石窟在一个原始溶洞的洞壁上凿龛造像而成,后来可能因石质原因,没有继续雕刻。该洞窟深6.5米、宽4.8米、高约12米,窟面呈方形,后壁中央雕主佛两尊。窟壁间雕大小佛龛400多座,有造型各异的石佛造像1000多个。

    石窟造像刻工简朴硬直,体现了北魏石刻艺术的特点。龛楣及近侧多刻飞天、化生、莲花等,佛座下有金刚力士及蹲狮子、卧兽等。在窟外北壁上雕有一处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的像龛,雕刻技法细腻,让人叹为观止。

    历史学家指出,通常,洞窟龛内造像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而水泉石窟则有两尊佛,这让它在诸多石窟艺术造像中极为“另类”。

    专家分析,两尊主佛实则是北魏时期畸形政治影响下的产物。北魏迁都洛阳后,胡太后和孝明帝曾联合执政,因此,水泉石窟并雕主佛两尊,一佛象征皇帝,一佛象征皇太后。

    虽然水泉石窟规模不大,但布局奇特,造像集中,雕造工艺精美,不仅是研究古代雕刻、绘画、建筑及佛教发展的珍贵资料,也是了解当时历史状况的重要证物。

    3 万安山下好风光 地名寇店有故事

    提及大谷关和水泉石窟,自然少不了承载这一切的万安山。自然的神工和历史的厚爱,让万安山成为一座文化名山。

    万安山山势突兀,险峻挺拔,怪石嶙峋,清泉涌流,曲径通幽。有的峰峦挺拔林立,犹如刀削斧劈一般,有的则像斜生的笋尖,可攀缘而上。“石林雪霁”曾是洛阳八小景之一。山顶有西祖师庙、白龙王庙等庙宇,香火不断;山麓有范仲淹墓、水泉石窟等名胜古迹。

    唐宋时期,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到这里,流连忘返。大谷关和水泉石窟所在的寇店镇得名,也与将相名人有关。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军南侵,一路攻城拔寨,杀到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当时的北宋朝廷里弥漫着迁都求和的情绪,而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强敌。

    宋真宗采纳了寇准的意见,御驾亲征,大败辽军,宋辽双方订立了合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人民生活安定。

    澶渊之役的胜利,按说寇准居功至伟。但此后,寇准连遭同僚的诽谤排挤,宋真宗听信了谗言,将其罢相削官。

    此时的寇准自叹为小人所累,不觉心灰意冷,于是来到洛阳,每日与同僚挚友饮酒狂歌。

    一日,宴会上来了一名叫茜桃的歌女,身姿曼妙,容颜楚楚动人。寇准问她家居何处,茜桃答道:“家住万安山下、大谷关北的烟岭镇。”

    寇准听后,对烟岭镇产生了兴趣。他随那名女子来到这里,建了一个宅院,时常居住。因为他的名气大,当地人后来就将烟岭改名寇店并沿用至今。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