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土崩”与“瓦解”
人有善愿 天必从之
春塘水暖
心宽处处是“桃源”
一幅名为《生活》的画卷
思路花语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3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土崩”与“瓦解”
□喻清录
秦末农民大起义 插图 李玉明
    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十二月,赵国人徐乐上书朝廷:“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谓之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何谓瓦解?曰: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擒)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资治通鉴》记载的这篇奏表提出的“土崩”与“瓦解”的思想,对任何朝代的统治者,都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其中三点,尤为重要:其一,引证确凿,振聋发聩。徐乐提出“天下之患在于土崩”的证据,是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王朝;提出“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的证据,是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失败。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道理最能令人信服。其二,对比鲜明,发人深省。陈胜只是个“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的戍卒,但他战胜了强大的秦王朝,因为他身后有千百万人民;七个诸侯王虽然有钱有兵,但是因没有人民支持而迅速败亡。这样两相对比,引发的思考是深刻的。其三,比喻生动,寓意深远。徐乐把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比喻为“土崩”,把“七国之乱”比喻为“瓦解”,真是再生动不过了。在他看来,国家就像一座房屋,人民就像房屋最底层的“土”,虽然卑贱,却是房屋的基础和根本,一旦基础和根本动摇了,房屋就要倾斜倒塌了;诸侯王就像房屋上的“瓦”,虽然尊贵,居于房屋的最高端,但它的损坏和坠落,不会影响房屋的安全。这样的比喻,寓意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和主体,正如孟子所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土崩”的确是可怕的。从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的原因看,几乎所有王朝的覆亡,都是“土崩”即人民起义造反的结果,而诸侯王的叛乱没有人民支持是很难成功的。正因为如此,凡明君贤相治理国家,都注重安抚人民,而安抚人民的最重要举措,就是施行仁政。让人民有饭吃,有衣穿,安居乐业,就可避免“土崩”的悲剧。《资治通鉴》记载了许多这方面的史实。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在四十年间,朝廷颁布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使人民的生存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提高。如汉文帝前元十二年三月诏:“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又如汉景帝后元三年正月诏:“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间岁或不登,意为末者众,农民寡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吏发人取庸,采黄金珠玉者,坐赃为盗;上司知而不问,与同罪。”诸如此类的仁政措施使人民心向朝廷,“七国之乱”逆民心而动,失败是必然的。

    “贞观之治”是享誉后世的治世。这个治世的出现,就是唐太宗吸取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施行仁政的结果。李世民登基后,认识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诏谕群臣:“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并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民本思想,做了三件顺应民心的大好事:一是“免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二岁租,给复天下一年。民八十以上赐粟帛,百岁由官养。”让人民休养生息。二是废除潼关以东的诸多关卡,偃武兴文,利民通商。三是“放宫女三千余人”,让他们与家人团圆。这三件事都得到了人民拥护,因而在两三年内就达到了“关中丰熟,咸自归乡;商旅野次,无复盗贼;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的繁荣景象。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