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气象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阴晴雨雪,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市民的生活。那么,天气是怎样预报出来的?为何有些预报不准确?市气象台专家对市民关注的一些有关气象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疑问一 天气预报是怎么出炉的?
“3月23日,我市多云转阴天,局部地区有阵雨。”这条天气预报是怎样出炉的?
市气象台副台长禹东晖介绍,天气预报制作发布流程,包括气象观测、数据收集、综合分析、预报会商和预报产品发布五个环节。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天基、地基、空基相结合的气象立体观测系统,可以从地面到高空,从陆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层次地观测大气变化。
我市的气象预报员每天会通过天气预报数据处理系统查看我国及周边国家高空与地面的气象要素,同时通过卫星、雷达等设备采集各种气象资料,随后将观测采集的数据输入高性能的计算机,得到未来大气运动的趋势,如地面气压场、降水量分布、温度场等。预报员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对各类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初步预报意见,再组织气象专家进行会商、诊断,确定最终的预报结论,进行发布。如23日,高空有低槽,地面有弱冷空气配合,于是预报员做出了多云转阴天、局部地区有阵雨的预报。
目前,市气象台每天都会对未来三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每周一、三、五滚动预报未来7天的天气情况,此外还有每月与每季预报,不过相比之下,7天以内的预报准确率相对较高。
疑问二 为何有些预报不准确?
“12日,预报明明没有雨,可当天雨下得还挺大。”市民陈女士说,在她的印象里,雨雪天气,常常有预报不准确的情况。
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丰富,气象理论水平和预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前,我国针对未来24小时的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0%到87%,而我市24小时晴雨预报的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
“一般老百姓理解的准确率,同气象学上严格意义的准确率有一定差别。”禹东晖说,例如,有一天预报洛阳有雨,结果雨下在东边,偃师等地的居民就会认为预报很准确,但新安的居民就会认为预报不准。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多方面因素使天气预报不可能达到100%的准确。”禹东晖坦言,地面气象观测台站空间间隔较大且分布不均,使得中小尺度天气现象如雷暴、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经常成为“漏网之鱼”。另外,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呈增多趋势,这也加大了天气预报的难度。
疑问三 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为何差别大?
很多市民有时候会抱怨,天气预报说只有35℃,但地面气温都超过40℃了,人体感觉也是闷热难熬,这是为何?
禹东晖说,气象台发布的气温,是百叶箱内监测到的温度。地面温度,是指太阳热能到达地面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地面增热升温后达到的温度。
由于太阳直射的缘故,地面温度一般较高,而室外气温受温度、湿度、风力、位置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区域的气温是不同的。气温监测目前还不能实现在每个地方设置监测设备,因此,国际气象组织规定统一使用百叶箱温度。
体感温度往往受湿度、风力大小的影响。
在气温35℃的环境中,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在40%至55%,平均风速在每秒3米以上,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而在同样的温度环境下,空气湿度若在80%以上,且风速很小,人们就会产生闷热的感觉。
疑问四 为何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以后,影响我市的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如2003年的夏秋特大洪涝,2005年的严重秋涝,2007年夏季的暴雨、冰雹,2008年1月的低温雨雪天气,2009年11月的暴雪,2010年4月的桃花雪,2011年的冬春夏连旱和秋涝,还有2012年与2013年的干旱。特别是去年,春夏秋冬四季我市都出现了阶段性的干旱,秋季更是遭遇了50年一遇的重度干旱。
“全球变暖,使得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水汽加剧循环,从而使干旱、洪涝、极端高温等气象灾害的强度和频次明显增加。”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俊洁说,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市多数年份的年平均气温高于历史均值,升温趋势十分明显。像2013年,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5.2℃,比历史均值偏高1℃,创196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另外,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我市的小气候条件造成一定影响,如今洛阳要降雨,只能依靠西南暖湿气流这样大的天气系统送来的水汽来实现,这也是我市近年来干旱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本报记者 戈晓芳 通讯员 姬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