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洛阳·视界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牡丹珍品出寿安
他推植物人妻子“赏”牡丹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4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牡丹珍品出寿安
——宜阳牡丹略说
□郑贞富
寿安山之春 孙向阳 画
    核心提示

    北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载,许多洛阳牡丹名品,如寿安红、魏紫、岳山红等是由从寿安山中采来的山篦子嫁接而成的,山篦子就是野生牡丹。寿安山则指今丰李南山到花果山的山系,这里是北宋时期寿安县辖区,今属宜阳县。

    1 春采山篦种园中

    牡丹的“枝变”和“芽变”是指其体细胞内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产生芽及枝的变异的现象。植物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和“枝变”一般都不稳定。因此,在牡丹的栽培管理中,一旦发现优良的“芽变”或“枝变”,就应立即通过嫁接等方法加以繁殖固定,经过选择培育使之成为新品种。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载,北宋时,洛阳人将大量的寿安山野生牡丹移栽到园圃中,由于环境条件等的改变,部分植株出现一些“枝变”和“芽变”,从中选育出观赏价值较高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从而形成了新的品种。而且,当时的人们就明白了如果不嫁接,牡丹品种就会退化。

    北宋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中记载了洛阳牡丹品种“御袍黄”的来历:应天院神御花圃是位于洛阳宫城中的皇家园林,在花圃内种植的数百株寿安山山篦子中,变异出牡丹新品种,定名为“御袍黄”。

    北宋时,许多洛阳人家种植牡丹,初春,有洛阳人到寿安山中砍小枝子到城里卖,称小枝子为山篦子。人们把山篦子栽下去,到秋天才嫁接。精通嫁接的工人,被称为门园子,有钱人家都要请门园子为自家嫁接牡丹。当时姚黄一个接头就值五千钱。需要嫁接的人家在秋天时与门园子立下契约买定,嫁接好,到春天开花才付给工钱。

    2 寿安红出自山中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载,牡丹花的命名,或用姓氏,或用州县,或用地区,或用颜色,或显示其某种特色。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均以产地著名。周师厚在《洛阳牡丹记》中载:“寿安有二种,皆千叶肉红花也,出寿安县锦屏山中,其色似魏花而浅淡。一种叶差大,开头不大,因谓之大叶寿安。一种叶细,故谓之细叶寿安云。”

    细叶、粗叶寿安,统称寿安红,又称百花妒。此花色泽桃红,花心有细碎的瓣,娇艳美丽,是洛阳牡丹中的珍品。神话故事中有牡丹仙子举行赛花会的记载。某年,各色牡丹云集洛都,竞相开放,一比芳容。寿安红一举夺魁,受到牡丹姊妹的妒忌,故得名百花妒。

    南宋范成大诗云:“丰肌弱骨自喜,醉晕妆光总宜。独立风前雨里,嫣然不要人持。”南宋赵孟坚则称寿安红为牡丹之冠,其诗云:“忆昔洛阳花,寿安红为冠。要其所从出,亦自薪槱(yǒu)伴。伊维花卉流,第以色媚眼。”

    3 花后本是寿安花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载,魏花,即魏紫,为千叶肉红花,出于当过宰相的魏仁溥家。起初是由樵夫在寿安山中发现这种牡丹花,后挖出来卖给魏家的。

    魏家池塘馆阁甚大,魏紫初面世时,每人得交数十钱,才让登舟渡池到养花的地方去看,魏家每天可收上万钱。后来魏家破亡,卖掉了那个园子。魏家破亡后,这种牡丹流传到老百姓家的不少,有数过花瓣的,说一朵多到七百叶。

    西京留守钱惟演曾说,牡丹是“花中之王”,千叶姚黄被称为“牡丹花王”,而魏花则为“牡丹花后”。

    魏紫,花呈楼子台阁型。花初开为紫红色透粉晕,盛开色变淡。魏紫既出,立即名扬天下。

    北宋王安石《题金沙》载:“海棠开后数金沙,高架层层吐绛葩。咫尺西城无力到,不知谁赏魏家花。”到南宋时,魏紫仍身价甚高。徐荣叟《牡丹》载:“姚魏从来洛下夸,千金不惜买繁华。”

    4 云盖寺里岳山红

    岳山红也是北宋洛阳牡丹珍品,为千叶红花,原产于宜阳岳山。

    岳山,又名岳顶山,在今宜阳县城西60公里处,在花果山东;海拔1643.6米,是宜阳第二高山;夏季最高气温15℃至16℃,冬季最低气温-13℃。

    从岳山山麓到山顶的山路有30公里。峰上南麓有祖师坪,从祖师坪登二百多级蹬道,至峰顶可一览宜阳、洛宁、嵩县三县之地貌大势。岳山北麓有云盖寺,为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创建,旧名盖云寺,又称花山寺。唐宋时期,云盖寺的牡丹极盛,欧阳修、苏舜钦等都前去观赏。

    西京留守钱惟演命人将该寺中一株牡丹,引种于留守府中,开出鲜艳的红花,定名为岳山红。

    目前最古老的岳山红,生长在伊川县吕店镇清泉寺村,已有数百年的树龄。经分析,它是古代清泉寺遗物,很可能是从云盖寺移植而来的。每到花开时节,十里八村的人都赶来观赏这株老牡丹。

    宜阳牡丹资源丰富,在北宋时,宜阳寺庙、庄园也较广泛地种植牡丹,并且人们把牡丹形象刻绘在生活用品上。1964年在宜阳县石陵乡北召村家墓出土刻花瓷枕一个。瓷枕高12厘米,宽17.5厘米,枕壁上刻绘重茶色牡丹花饰。2004年,考古人员在宜阳县发现一座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壁画墓,壁画中绘有牡丹,这说明金朝时牡丹是宜阳庭院的主要栽培植物。

    今三乡镇坡头村有一株古老的寿安红,有300多年历史。该牡丹枝干粗约10厘米,高1米多,花为粉红色,有3种花型:皇冠型、蔷薇型、荷花型。这株寿安红可称得上是宜阳牡丹的活化石。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