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区领导到项目建设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
|
日前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电视电话会议传来佳音:高新区荣获2013年度“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两项荣誉称号。
获此荣誉,高新区实至名归。
去年以来,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开放招商、服务企业、优化环境三大举措,紧紧围绕新材料、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信息和文化设计“2+2”主导产业,采取大员招商、借力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等有效模式开展招商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高新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143万美元,占年度省定目标的127%、市定目标的101%;引进省外境内资金36.6亿元,占市定目标的117%,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36%;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个,总投资额653.5亿元;新开工项目22个,总投资222亿元;竣工项目18个,总投资35亿元。各项引进资金和项目建设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大员上阵 招大引强
大员上一线,才能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才能更好实现招大引强的目标。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一班人充分认识开放招商的龙头作用,严格按照“二分之一工作法”的要求,轮流外出招商,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引进和落地上。
去年,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志强和管委会的其他领导先后带领招商部门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赴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深圳、山东、温州、扬州、杭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五十多批次,有力地加快了中原文化产业园、滨河智谷科技园等大项目的进区步伐。
一级带着一级干。其中,马志强负责推进的中央新影中原文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26亿元,占地6600亩,拟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影视文化产业综合体。在项目洽谈过程中,马志强多次赴北京拜访中央新影集团,最终促使项目于2013年9月签约。项目签约后,马志强又先后十多次赴省相关部门协调有关项目建设的审批工作。同时,市里也成立了中原文化产业园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加快了项目的前期工作。
围绕开放招商这项中心工作,高新区按照“重点工作重点抓,特殊时期特殊法”的要求,制定了《洛阳高新区开放招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和奖励措施。在承担开放招商任务的招商一局、招商二局、服务业发展促进局、创业中心四个单位基础上,高新区还将项目服务和经济发展局、农村和社会事务局、文化教育体育管理局、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孙旗屯乡、辛店镇作为专业招商队伍的补充,在以商招商、现代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和教育培训以及招引高层次人才等方面承担一定的招商、引智任务。高新区所有副县级以上干部人人有任务,每人每年要介绍引进一个符合该区产业发展定位的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此外,管委会主任每年至少推动一个10亿元以上在谈项目签约,推动一个10亿元以上签约项目开工建设。
正是通过全员招商、专业招商、精兵招商、骨干招商、大员招商等多个层次广泛动员,全方位捕捉项目线索,高新区营造出人人参与招商引资、人人支持招商引资、人人享受招商成果的浓厚氛围。
创优环境 加快落地
项目签约后,关键在落地,关键在于尽快达产见效。
围绕项目推进工作,高新区提出 “立足岗位,服务项目”的“全员服务”新理念,从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着手,以完善制度、落实制度为抓手,细化项目推进工作内容,形成了全覆盖、全天候的项目服务新格局。
制定并落实《高新区副县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将投资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投资226亿元的中原影视文化产业园项目等8个重点拟落地项目和投资43亿元的国际汽车城项目、投资30亿元的厦门钨业硬质合金项目、投资5亿元的霍尼韦尔-瑞昌亚太研发中心和工程设计及制造基地一体化项目等25个重点在建项目分包给区副县级领导干部,推动领导干部走访调研,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重新修订并落实《高新区开放招商与项目建设工作例会制度》。提高会议召开的频次,固定每周四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主持,土地规划、招商、开发建设、项目服务、环保、财政、经济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由督查部门对议定事项进行督办,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进程,确保按进度完成市、区下达的各项项目建设任务。
完善并落实项目巡访、项目服务快速响应等一批项目服务制度。设置项目服务专员,明确巡访周期、服务要求、服务内容、问题处理程序、处理时间等,并严格与个人绩效挂钩,确保制度转化为行动规范,服务贴近项目需求。项目服务专员熟知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流程,通过提前介入指导,重点手续领办,难点手续联审的组合措施,有效地加快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速度。
这些措施的组合使用,使得招商主管部门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收集问题、提交问题,使企业能够尽早解决问题,使项目建设阻碍最小化、“零阻碍”,大大提高了建设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确保项目迅速落地、建成、投产。
高新区还通过持续提升硬件环境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一流的外部环境。2013年,高新区开工建设了西环路高新区段工程、滨河北路西延工程、新华东路、安康北路、北航路等园区道路工程。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了创业路、华夏路等36条道路的提升和园区绿化工程,为企业营造了舒心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此外,高新区始终坚持“舍小利,谋大益”,积极为企业兑现各类奖励政策,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13年,区财政为企业兑现奖励政策资金6.4亿元,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区内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引进一个,带来一批。高新区这种“全方位、全专业、全天候”的服务措施,带来了良好的建设环境和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投资商在考察多个地区之后,最终选择“落户”高新区,并在高新区全方位的服务环境中,迅速完成前期手续办理,进入开工建设快车道。其中,厦门钨业高性能硬质合金、滨河智谷科技园、中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制造基地、河南电商谷、阿里巴巴产业带等项目均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中船重工、国机集团、中航集团、娃哈哈等一批央企、行业龙头企业都在区内有增资扩建的新项目;普莱柯公司的动物疫病诊断试剂项目、轴研科技精密轴承产业化项目、金诺公司蓝宝石和人工晶体设备项目、四丰公司靶材科研及制造基地项目等一批本土企业的新项目、新技术选择了留在高新区,实现了新技术就地转化的良好循环。
谋定后动 持续见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开放招商而言,同样需要做到谋定而后动。
这个“谋”就是要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机遇,持续实施开放招商战略,大力提升项目建设水平,着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真正发挥开放招商“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综合带动作用。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招商委主任孟建国介绍,今年高新区将紧紧围绕“2+2”主导产业,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前10强企业展开招商,重点瞄准龙头型、蜂王型、基地型、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项目开展定向招商,通过“一区多园”建设,进一步延长、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聚集度,不断夯实高新区产业基础。
在做好与客商接洽、商谈、签约等一系列招商文章的同时,高新区还要继续深化落实副县级领导分包制、项目巡访、开放招商和项目建设工作例会等服务措施,进一步优化项目服务环境,加强项目服务推进工作,实现招商项目持续见效。
知行合一,善做善成。做好做实开放招商这篇大文章,关键在干。马志强表示,高新区将把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开放招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教育实践活动在开放招商工作中落实、在项目服务过程中实践,以开放招商的更大成效推动高新区更好更快发展,在全市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过程中实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李江涛 王思臣 马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