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在5位国家级鉴定专家与现场500多位市民的共同见证下,备受瞩目的“泽华珍宝馆之约·寻找洛阳民间国宝”公益鉴宝活动圆满落幕。经过3天的海选、复选和现场赛宝,一套汉代的“御”字款错金医用刀脱颖而出,获封“洛阳民间国宝”。
此次活动由洛阳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洛生活导报》联手河南泽华珍宝馆共同承办,是第3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专项活动之一。4月11日至13日,玉器鉴定专家王敬之、瓷器鉴定专家杨静荣、书画鉴定专家张如明、杂项鉴定专家杨宝杰和艺术品市场评估专家邓丁三5位国家级的鉴宝专家如约来洛,3天时间里,共为我市市民免费鉴定1600多件藏品,并就艺术品投资收藏方面的问题释疑解惑。
经过11日和12日的海选与复选,共有14件藏品入围“洛阳民间国宝”的角逐。昨日,经过14位持宝人现场夸宝与激烈赛宝,一套汉代的“御”字款错金医用刀脱颖而出,获封“洛阳民间国宝”。这一套医用刀共有四把,为渗碳钢材质,长度均在13厘米左右,与现代医用手术刀基本一致。(如图)玉器鉴定专家王敬之和艺术品市场评估专家邓丁三点评说,这一套刀具算得上是国家一级甲等文物。它的存在,至少能证明两个问题:一是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中医外科水平就很先进;二是2000多年前至今刀身无锈蚀、刀锋依旧很锋利,足以说明我国当时的冶金技术之成熟。因其既具备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工艺价值,又能代表洛阳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获封“洛阳民间国宝”。
由于此次参评的1600多件藏品中精品较多,昨日在鉴宝现场,专家们另特别评选出了5件藏品,授予其2014年度“最具投资收藏价值藏品”奖。这5件藏品分别是:战国时期的蜻蜓眼琉璃珠、明代的铜鎏金弥勒佛像、明代的白玉龙纹带板、清代的宜兴窑“葛德和造”款黄釉龙纹大缸和近现代画家王青芳的《雄鸡图》。本周五出版发行的《河洛生活导报》,将就这6件藏品的来龙去脉,向读者朋友们作以详细介绍,敬请关注。
(张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