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洛阳·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21年85期家报传递家族正能量
市、县医师开始进驻乡镇卫生院
“嚣张”的垃圾沟
吕向军:战胜苦难 活出精彩
“霸道”的建筑材料
在南苏丹,哥哥陪弟弟站岗
图说新闻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4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老人坚持办家庭报纸,联络亲情,宣扬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思想——
21年85期家报传递家族正能量
杨其昌和妻子在翻阅《华山家报》
    核心提示

    如今,写信、寄照片等联络方式已不多见,打电话成了与异地亲人联络感情的主要方式。然而,在西工区健康东路4号院83岁的居民杨其昌看来,这远远不够。21年来,他坚持与家人合办一份《华山家报》,用文字和图片记录生活、凝聚亲情、传播正能量,至今已经出了85期。

    1 创办家报 联络亲情

    “我祖籍陕西华阴,本姓王。从小生活在偃师的养父母家中,因此我随养父姓杨。”杨其昌说,直到自己大学毕业,才与亲生父母及3位亲兄弟相认。之后,家中兄弟相继结婚、生子,家族成员不断增多,不过,大家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分散在山东、陕西、辽宁等多个地方。

    1993年,杨其昌的大哥去世,他成了家族兄弟中的“领头人”。在一次家庭聚会时,杨其昌提出,大家分散在各地联络不易,而整个家族中这么多人,谁身边发生了什么幸福、难忘的事,也无法与其他人分享,不如办一份家庭报纸,以方便大家更好地联络感情。

    杨其昌的提议得到家人一致认可,由于其老家是在华山脚下的一处小村庄,于是,这份家报被命名为《华山家报》,杨其昌任“主编”。

    1993年4月15日,《华山家报》“创刊号”出炉,其中列出了当时家族中35位成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杨其昌撰写了创刊词,并暂定每逢双月15日出报。

    2 坚持21年 主题专一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21年,家族成员也增加至52人。”杨其昌说,《华山家报》已出了85期,为了办好这份报纸,自己没少花心思。

    杨其昌拿着几份多年前的家报说,最早时,大家从全国各地把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拍摄的照片以及记录生活中发生的故事的文章寄到洛阳,然后他把需要用的文字内容和照片贴到一张A4纸上,再拿去复印,就制成了一期家报。后来,家里有了电脑,家族成员发来的文字、照片全部是电子文档,杨其昌也改用电脑制作。

    家和万事兴。在各期《华山家报》中,都体现了这个主题。

    在第50期家报中,杨其昌讲述了女儿和小外孙女之间发生矛盾的故事,并提议大家共同探讨关于家族中第三代成员的教育问题。在之后一期的家报中,家里的第二代、第三代人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使得大家更加注重对下一代人教育的方式、方法。此事还让杨其昌养成了定期给子孙开家庭会议,谈理想、解困惑的习惯。

    2011年7月,杨其昌的老伴白兰菊不慎摔伤,住院期间,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以及孙子、孙女不怕脏,不怕累,细心照顾老人。其中的点点滴滴,都被杨其昌以照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以《孝顺课堂》为题发在第78期家报上。

    3 宣扬爱心 回报社会

    “我的大家庭很幸福,这份幸福应该传递给更多人。”杨其昌的儿子杨卫东说,自己从2013年起开始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大姐杨润华和女儿朱喜歌等也一直坚持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筹募捐款。

    第82期家报上的重点内容,就是家庭成员参加志愿者义卖募捐活动的照片和文章。杨其昌说,家庭需要正能量,社会更需要正能量,既然家中有这样一个平台,就应该不断向家族成员宣扬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思想。

    “一家有难,大家帮忙,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道理。”杨其昌说,如今家中已是四世同堂,《华山家报》会在家族第四代人中继续传递,让他们更懂得感恩和奉献,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本报记者 王蕾 通讯员 杨瑞 文/图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