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第3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上,讲述了这样一位坚持做好事,以行动诠释大爱无疆的普通洛阳人的故事。他叫常红康,栾川县政法系统的一位普通职工,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助人为乐,以爱心奉献社会。他说:“人活着,就是为了爱,把爱给亲人,把爱给别人,把爱给社会。”这或许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好诠释。
1 献血,默默坚持16年
谈及常红康的爱心之旅,要从1998年说起。那年,他看新闻得知,我国许多城市血库的血源常常告急,因为没有血源,许多病人得不到救助而失去生命。
这对他震动很大,当即就决定去献血。但当年栾川县还不具备采血条件,只有到近200公里外的洛阳市区才能献血。为了节省开支,夜里12点,常红康带上干粮,搭乘到关林的送货车,辗转到市中心血站,等献完血返回家已是次日深夜。
从这次开始,他就一心想着怎样才能多献一些血。但献血有周期限制,他就选择了采集血小板的方法,每次从血液中集取200毫升血小板。后来大夫说他的血小板量已经达到最低值,不能再捐献。他开始献全血,并坚持每半年献一次。他的献血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他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就这样,他默默无闻地坚守了16年,已经在栾川县和市区等地先后献血50余次,累计超过2万毫升,这个血量相当于把4个成年人的血液换了一遍。
2 爱心,温暖206名贫困生
常红康出身贫寒,所以,他深知读书对于改变穷苦命运的重要性。
2003年开始,他与“捐书助教网”合作,利用周末去募集图书,然后分类整理后送到深山区学校,至今已为贫困学校捐书超过1万册。从2005年8月开始,他又开始组织一些志愿者到偏远农村小学进行支教。
他还连续多年组织优秀在校大学生到三川、叫河等偏远乡镇义务支教,每次的交通、伙食等开支都由常红康自掏腰包。遇到村里有家庭贫困的孩子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时,他便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
常红康虽然没有多少钱,但他总是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十几年来,由他直接资助或通过他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已有206名,其中一部分学生已经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并以他为榜样,继续着他的爱心之旅。
3 梦想,让爱成为主旋律
身边很多人私下偷偷询问常红康:既要贴钱,又要出力,你究竟图什么?他回答道:“哪怕我的血、我的一分钱能够帮助到一个人,我就觉得很值、很快乐!”
就这样,常红康的爱心感动着身边人、激励着身边人,这个爱心的队伍越来越大。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在网上发出“心系汶川,栾川网友在行动”的帖子,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随后,在常红康的带领下,“栾川县爱心志愿者联盟”成立,共为灾区募捐善款近10万元。
2011年8月,常红康在得知栾川县白土镇女孩李桠楠患白血病无钱医治的消息后,迅速召集爱心志愿者在县城组织募捐活动,短短一周时间,募捐现金12万元。由于病情不断恶化,桠楠还是离开了人世。为了传承爱心,桠楠父母将剩余捐款全部捐献出来,常红康又救助了两位因火灾烧伤的危急病人——常献夫妇。常献夫妇在度过危难后,把自己的医疗报销补贴及部分捐款再次捐出,以爱的力量又救助了一名重症儿童。
爱心,就在这样一次次的救助中传递,在这样一次次的传递中升华。
常红康告诉记者,他现在把更多时间留给了公益事业,每天都会利用网络和志愿者一起搜寻需要帮助的人。
“我的最大梦想,就是让爱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关键词,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本报记者 李东慧 特约记者 李艳
【个人简介】
他,连续16年义务献血2万多毫升,相当于4个成年人体内的血液总量,还做了器官捐献公证;他,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先后为贫困学校捐献书刊1万余册,筹集资金数十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余名;他,是全国优秀志愿者,在一次次奉献自我的同时,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温暖了洛城。
他叫常红康,栾川人,今年44岁。
献给一种鲜血输送的爱
任卫新
为了这个故事,我曾专门寻访:
人的身体平均到底有多少总体血量?
四千二百毫升到四千八百毫升,
就这样昼夜不停地在我们周身流淌……
为了这个故事,我曾自问凝想:
人的善德究竟该用什么来进行等量?
都在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但是你献出的是自己鲜红的血浆。
法徽下面执法如山的一位法官,
竟然有着如此挚爱的一副慈海柔肠;
多年来你义务献血二万多毫升,
几乎是人身体里四到五倍血的总量。
在一次传拘当事人中被刀砍伤,
你输血中醒来,心底萌发出献血的欲望;
从此,你的血液输向四面八方,
在多少生命垂危恢复健康的身体中流淌。
你自愿捐献的骨髓样本已在骨髓库里陈放,
你顶着压力收养的残疾弃婴如今已入学堂;
我仍在凝想:到底该怎样来描摹你的形象?
你的血液输入了这个城市血脉让爱心滚烫!
让我尊敬地喊出你的名字吧:常红康!
一位洛阳栾川县人民法院裁决庭庭长!
你的鲜血作为生命特殊的礼物化作鲜红旅程,
在盛开的牡丹中,你也是牡丹:第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