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而富裕起来的农民,如果依然生活在垃圾包围、污水横流的村庄,也不是真正的小康。日前在我市召开的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打响了全省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发令枪。会议期间,永城市、尉氏县等外地先进地区介绍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等单位也分别列出了政策、项目、资金的扶持清单。记者为您一一梳理。
外地“真经”需借鉴
永城市煤炭资源丰富,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解决6万亩采煤沉陷区问题十分关键。从2009年开始,永城市从新型社区、农村社区、美丽乡村3个层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该市在城市规划区、产业集聚区和近郊区,按照城市标准建设新型社区;在工矿所在地、采煤沉陷区安置地、乡镇政府驻地、旅游景点所在地,建设农村社区,按照“十有一园”标准进行建设,即有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中心、文体服务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公交站点、便民商店、学校、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设施、集中供水设施和一个产业园;在特色产业村、历史文化名村等特色村庄建设美丽乡村,按照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和一个产业园的“五化一园”标准进行提升。
5年来,该市强化资金投入、领导责任和体制机制“三大保障”,努力建立每个村、每个社区明确一名责任领导,建设一支环卫保洁队伍,配备一批环卫设施,筹集一笔保障费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的“五个一”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改善。
尉氏县地处郑州、开封、许昌三市的“金三角地带”,依照“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现代文明向乡村辐射”的思路,强化规划抓建设、强化管理抓整治、强化责任抓长效、强化投入抓保障,实现了农村的清洁化、有序化、优美化和长效化。
在规划方面,该县因地制宜,着力推进“六项建设”,即在每个乡镇打造一条街、规范一个集贸市场、建设一个文化广场、美化一个乡镇大院、建设一个垃圾处理点、设置一个卫生公厕,全面提升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管理方面,该县大力开展对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破损房屋、杂乱广告、架空管线、交通秩序的“六项整治”,积极探索垃圾不落地、经商不占道、管养不延误的管理机制。在责任方面,该县实行网格化管理,实施单位和商户“门前三包”制度,建立日常化保洁队伍,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制,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在投入上,该县在确保与常态化管理相匹配的必要投入基础上,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环境共建共享。
扶持项目要盯紧
为推动各地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等单位纷纷列出清单,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
今后,全省将以保住房安全、保饮水安全,净化环境、硬化道路、美化村庄“两保三化”为重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升级提速”。到2020年,全省要基本完成现存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15年年底前确保解决所有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村群众住上放心房、喝上安全水。同时,加快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农村道路“乡村畅通”工程,积极开展村庄绿化美化活动,提升村庄整体形象,打造“升级版”农村。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省财政拟安排14.5亿元对121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予以重点支持,每个项目补贴额度达1200万元,同时将安排10亿元用于农村道路建设。今年,或将安排部分资金,在部分地区试点建立农村公益设施维护保障机制,待成熟后在全省推广。
省环保厅将深化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开展畜禽养殖密集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省住建厅将开展传统农房特色风貌建设,并会同省工信厅启动绿色农房建设,开展绿色农房示范评选与推广。同时将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全省布局大中型沼气工程100处,新增沼气用户5万户,积极推广高效低排炉具,带动农村厨房“炊事革命”。
“得益于2012年以来的持续整治提升,我市农村环境初步取得了村村垃圾有人扫、街头污水流进沟、破旧场院变绿地、村民欢喜乐悠悠的成效。”市委农工委负责人坦言,以清垃圾、治污水、整村容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仅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工作,未来,我市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抢抓全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大好机遇,带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建设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本报记者 白云飞 见习记者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