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洛阳·深读·洛阳·视界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牡丹:走四方,岁月长……
历久弥新的洛宁花鼓戏
春天里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4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牡丹:走四方,岁月长……
本报记者 赵佳 见习记者 朱艳艳
(资料图片)
    一批又一批洛阳牡丹走出古都,带向四方的不仅是花朵的艳丽芬芳,更是古都洛阳人民的深情问候和诚挚祝福。从“一城之人皆若狂”到“花开五洲香飘四海”,牡丹远赴他乡的脚步,也是洛阳美誉度不断提升的过程。

    走出古都

    洛阳牡丹始于隋,兴于唐,甲天下于宋。唐朝时牡丹曾东渡日本流芳百世;宋朝战乱之时,牡丹由北方传至南方,逐渐辐射华夏大地。时光荏苒,历经千年风雨,洛阳牡丹再次整装待发,花开他乡,成为宣传洛阳、促进文化交流的使者。

    “1985年至1999年,洛阳牡丹曾分四批被交流到日、法等国。”已过花甲之年的金志伟曾任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退休后在我市牡丹文化研究会工作。金志伟说,因为洛阳牡丹品种以杂色体为主,而国外牡丹品种以纯色体为主,通过交流及研究,可繁育出更多优良品种,丰富牡丹种类。

    金志伟回忆,1991年时,一朵胡红40元,一朵洛阳红25元。当年,美国一家花商提出想购买1万株黑牡丹,但当时我市黑牡丹的总数还不足200株,巨大的“蛋糕”摆在眼前却吃不到嘴里,只能干着急。

    从1992年开始,在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洛阳牡丹开始定期参加国内各重要花展,一方面为了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为了借此带动各方扩大牡丹种植规模。

    在金志伟的印象中,有两次参展令他印象深刻。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由于经验不足,我市参展的牡丹经过近30个小时的铁路运输到达昆明,但因车厢温度较高,受高温折磨的牡丹显得有些“憔悴”。在那届博览会上,洛阳牡丹并未取得预期的反响。

    2005年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志伟和其他牡丹专家在距博览会开始还有近50天时,就将洛阳牡丹运往举办地成都,还在当地租了一块地培育牡丹;同时向组委会申请,举行洛阳牡丹文化艺术展,将洛阳牡丹文化与牡丹鲜花一起呈现在大家面前。

    “最终洛阳牡丹取得了与其地位匹配的成绩,在博览会所设置的2000余个奖项中,我市一举拿下近160个奖项。”金志伟说。

    奥运之旅

    2008年,随着奥运圣火的点燃,中华民族圆了奥林匹克之梦。那一年,对于古都洛阳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洛阳牡丹首次花开奥运会,绽放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

    说起牡丹的奥运之旅,神州牡丹园技术部经理李临剑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是老城区邙山镇土桥村人,父亲是牡丹栽培技术人员,由于从小受父亲影响,他也加入到牡丹栽培队伍中,一干就是17年。

    2007年下半年,北京奥运会奥运花卉配送中心与神州牡丹园联系,表示希望将洛阳牡丹作为北京奥运会礼仪用花。

    “接到这个任务后,既欣喜又忐忑。”李临剑说,洛阳牡丹花开世界级体育盛事,作为洛阳人很自豪。但根据奥运花卉配送中心的要求,必须保证牡丹在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盛开,这要求有很高的催花技术。

    李临剑坦言,当时他仅有七分把握。他和其他17名牡丹技术人员精心挑选形状好、成花率高、色泽艳丽、花朵硕大、极具观赏效果的牡丹品种;在催花阶段,他们根据花蕾、枝叶的长势,对光照、热量、水分、肥料进行更加精细的调整。尤其是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仅剩50天的那段时间,他们几乎每天都吃住在大棚中。

    看到牡丹渐渐发芽、吐蕊、成型,李临剑的信心也越来越足。2008年8月5日,第一批350盆牡丹和1000支鲜切花送达北京,这些牡丹枝叶茂盛,花色纯正,与自然开花的牡丹几乎没有差异。

    8月9日晚,当在《新闻联播》中看到洛阳牡丹被制作成《凤戏牡丹》(左图),绽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盛大国宴上时,李临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一次奥运之旅,一场牡丹之梦。洛阳牡丹在奥运盛会上大放异彩、声名远播。

    扎根拉萨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皮日休的《牡丹》道尽了世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如今,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洛阳牡丹竞相在各地吐蕊绽放。

    去年,作为我市支持西藏拉萨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一项工作,洛阳牡丹首次被栽植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这不仅是洛阳牡丹栽植创下的新海拔高度,也是古都人民为藏族同胞送去的祝福和吉祥。

    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会安全程参与了洛阳牡丹的进藏之旅。那段旅程令他难忘。2013年9月底,他和我市其他牡丹专家赶到拉萨,经过前期实地考察,最终选定临近拉萨河的曲水县作为牡丹种植区域。

    “高原反应,头疼!担心牡丹苗子不能按时运到,心焦!”这是杨会安当时最大的感触。由于首次进藏,他们“吃不下饭、喝不进水,头疼得想撞墙”。

    9月底、10月初,西藏随时有可能下雪,一旦下雪,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就会封闭,牡丹就无法运到拉萨。比起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痛苦,杨会安和其他牡丹专家更担心的是牡丹能不能按时运到。

    10月中旬,凤丹白、紫斑、洛阳红等36万株牡丹运抵拉萨,新的挑战随之而来。青藏高原的水分蒸腾量大、太阳辐射强、风沙大,如何让洛阳牡丹适应如此严峻的生长环境?

    经研究,牡丹专家一致认为,采用不同规格、不同密度栽植等方式。这一方面能提高牡丹在高原上的成活率;另一方面为以后更多的洛阳牡丹扎根青藏高原奠定基础。

    此外,经与拉萨有关部门对接,拉萨市区也栽下观赏牡丹30个品种500株,分布在布达拉宫北侧宗角禄康公园、拉萨市委院等处。

    去年11月,杨会安跟随牡丹专家组再次进藏验收。根据牡丹的生长情况,专家组预计首批进藏的牡丹将于今年6月绽放在雪域高原。

    亮相世界

    洛阳牡丹交流至海外,在牡丹栽培史上留下浓墨重笔;如今,洛阳牡丹香飘海外,更是作为一张名片,宣传古都洛阳。

    “荷兰女王曾对洛阳牡丹大加赞赏!”今年38岁的田治峰是神州牡丹园的牡丹栽培技术人员,在他近20年的牡丹栽培历程中,2012年赴荷兰参展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牡丹无疑是他的得意之作。

    2012年3月,田治峰等4名牡丹技术人员带着2000株牡丹种苗,踏上了飞往荷兰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旅程,这也是洛阳牡丹首次亮相世界顶级园艺博览会。

    初到荷兰,人生地不熟,招不来工人,他们只好亲自上阵——上盆、修剪、抹药、洒水、施肥等。“不光我们水土不服,牡丹也有点水土不服。”田治峰说,荷兰种植花卉的大棚是玻璃温室,遮阴效果不好,他偶然发现银红巧对、迎日红等品种有早开迹象,这可不利于牡丹生长。因此,他们一方面在玻璃温室顶层涂遮光涂料,为牡丹遮阴;另一方面向主办方申请冷库,将牡丹入库来调整花期。

    “这一次,洛阳牡丹在世界舞台露了脸。”田治峰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目睹了洛阳牡丹的雍容华贵,此后,不断有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巴西、越南等国家的花商对牡丹感兴趣,纷纷联系洽谈。

    2013年,750株牡丹、芍药种苗被运往美国西雅图,在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又有2万株牡丹运抵美国西雅图。

    洛阳牡丹甲天下,早已成佳话;香飘四海动全球,也不无可能。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