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月奇和他的“百年牡丹王” |
| 王军正在写生 |
| 王靖忠老人正在画牡丹 |
|
牡丹,以其雍容华贵博得人们喜爱,也成就了其“国民之花”的美誉。有关牡丹的传说,我们听过许多,而牡丹与爱花人之间的故事,更是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线。守望牡丹数十载的老农、为牡丹著书立传的文人、眷恋家乡牡丹的游子……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与这朵花不同寻常的故事。
1 一株牡丹,跨越57年的守望
一个青砖绿瓦的农家小院,引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吸引人们的,不单单是那株“百年牡丹王”,还有一位七旬老人。
崔月奇和他守望了57年的那株牡丹,已成为孟津县朝阳镇崔沟村的一张名片。随着纪录片《牡丹》的播出,崔月奇与牡丹的故事,似乎也成为一个传奇。
这个故事,说来话长。
1957年,15岁的崔月奇到嵩县当学徒,学木工活儿。当年7月的一天,崔月奇游览白云山黑龙潭时,几株茁壮的野生牡丹让他心生喜爱之情。于是,他就挖了一株,带回家栽到了院子里。
崔月奇和母亲都是爱花之人,自然对这株“远道而来”的牡丹爱护有加,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牡丹在这里安了家。
在母子二人的精心呵护下,下了山的牡丹的生命力依然旺盛,然而,期待已久的开花时刻迟迟未来。1年,2年,5年,10年,15年……直到1972年崔月奇的母亲去世时,他们也没能看到牡丹花开。
“养了这些年都没开花,我曾想把它砍了,但母亲不让。”崔月奇说,母亲不止一次地说,牡丹是富贵吉祥之物,要好好养下去。
直到1985年的一天,正上中学的女儿突然告诉崔月奇,那株牡丹结出了花骨朵儿。这一“爆炸性新闻”让崔月奇一家欣喜若狂,他们跑到院里一看,5个花骨朵儿含苞待放。“我觉得,是我们全家的真诚感动了它。”崔月奇说。
此后的每年春天,都属于这株牡丹。这些年,这株牡丹在老崔夫妇的精心呵护下,每年都有惊人的“业绩”,今年它已开出330余朵花。
如今的这个农家小院里,赏花人络绎不绝,有首次慕名而来的,也有再次来访的,还有不少是从外地赶来的。每每有人走进院落,崔月奇都会为他们泡上一杯清茶,以友相待。
“这株牡丹,让我结交了天南海北的朋友。或许,这就是它对我57年守望的回报吧!”崔月奇说。
2 一次遗憾,两部传记的成就
《洛阳牡丹传奇》、《远古飘来的天香》(合著),每每看到自己编著的这两部关于牡丹的传记,李有刚在兴奋与欣慰的同时,仍无法忘记那次遗憾。
李有刚是吉林长春人,他说,早年间长春没有牡丹,只有芍药。1960年,李有刚到洛阳工作,在王城公园第一次看到牡丹。“看到洛阳牡丹后,我不得不承认,芍药与之相比,逊色不少。”李有刚说,从那时起,他就喜爱上了洛阳牡丹。
1982年9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命名牡丹花为洛阳市市花。这一消息,对于我市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新闻。作为记者的李有刚,采写了这一消息的同时还想写一些有关牡丹的文章,由于时间紧,未能实现。
1999年,李有刚退休了,从这一年起,他有了一个写一部洛阳牡丹传记的想法。他把每个能找到的关于牡丹的历史记载,都进行了深入挖掘:炎帝神农氏发现牡丹、牡丹在《诗经》中初现、司马光披蓑冒雨觅姚黄、陆游“梦中犹看洛阳花”……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浮出水面。2010年2月,这部《洛阳牡丹传奇》问世。
“洛阳牡丹何以甲天下,是因为它在全国牡丹中的地位很高。”李有刚说,在《洛阳牡丹传奇》问世后,他又想写一部关于全国牡丹的书,从而诠释洛阳牡丹在全国的地位。去年,这部充分展示中国牡丹及牡丹文化发展历程的《远古飘来的天香》出版了。
“我把对牡丹的钟爱写进书里,也算是对那次遗憾的弥补吧。”李有刚说。
3 一份乡情,难以割舍的牵挂
在离开洛阳的51年间,今年是王靖忠第5次回洛。平均10年回来一次,王靖忠只有一个目的——看牡丹。
“我没忘记自己是洛阳人,更忘不了洛阳牡丹。”王靖忠说,虽然他大半生都在外地度过,但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他时刻牵挂着。
王靖忠是嵩县人,1960年从原洛阳拖拉机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原农机部工厂设计院工作。1963年2月,王靖忠因工作需要,被调至江西拖拉机厂,一直到1996年退休。
“小时候,即便在洛阳,也很难看到牡丹。”王靖忠说,生于农村的他,能看到牡丹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王靖忠从小喜欢画画,偶尔看到一次牡丹花,他便会拿起笔,把眼前喜爱的花朵细细地描绘在纸上。
到南昌工作后,王靖忠能够画牡丹的机会就更少了,牡丹在他心里渐渐成为一个印记。然而,30年前的一天,当家乡的牡丹花再次出现在眼前的时候,王靖忠心中的那团火再次燃起。
“我没想到,咱洛阳的牡丹有那么大、那么美。”王靖忠说,大约是在1984年春天,他与家人在南昌市人民公园游玩,偶然看到园内的一个花棚内,有数十盆盛开的牡丹,一问才知道,是洛阳牡丹在展出。
与牡丹的这次邂逅,让王靖忠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第二年的春天,他便收拾行囊,踏上列车,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十多天时间里,他画了数十幅牡丹画并带回南昌。在南昌,牡丹是稀罕物,哪怕是一幅牡丹画,也会引起众人关注。
“不知道这辈子还能回来几次。”王靖忠说,他已经78岁了,每当想要回来时,儿女们总是不放心他的身体状况。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再回来几次,看看家乡的变化,看看喜爱的牡丹。
4 一种色彩,朴素真挚的情怀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44岁的王军正就已经端坐在王城公园的那朵牡丹面前。他翻开画本,提起钢笔,黑色的墨汁在雪白的画纸上起舞,纸上牡丹别样动人。
对一朵花如此游刃有余地勾勒,来自于王军正8年的不懈坚持。
王军正是一名陶瓷艺术创作者,喜欢绘画。作为地道的洛阳人,他从小目睹了人们对洛阳牡丹的钟爱,而他自己,则以写生来表达自己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牡丹写生,需要在多角度观察其形状、花瓣层次和枝叶,比临摹更生动。”王军正说,每当他看到牡丹饱满的花朵时,喜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自8年前的那个春天起,王军正以一支笔、几张画纸、一把便携椅,开始了自己的牡丹写生之旅,每年花开时节,他都会来到王城公园,与牡丹相依为伴。从日出东山到夕阳西下,王军正用手中的笔,描绘着牡丹的雍容华贵,他“非常享受近距离观察牡丹的过程”。
王军正平均每天画两三张牡丹写生作品,从最早开花的品种到最晚凋谢的品种,8年来,几乎所有品种的牡丹都曾栩栩如生地“绽放”在他的画纸上。
“我爱牡丹,所以才画牡丹。”王军正的话很通俗,很真挚。这也许正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朴素得平淡如水,却在岁月里无尽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