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们在卢舍那大佛前合影 |
| 李肇星边听讲解边记录 |
|
26日10时,龙门石窟景区迎来了18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来自四大洲14个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一下车就迫不及待地拍个不停——他们是“驻华外交官中国文化行·河南站”的宾客。
“驻华外交官中国文化行·河南站”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展示我省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成就,研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的路径。来自瑞士、西班牙、东帝汶、尼日利亚等14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公使、参赞等,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的带领下,开启了洛阳站的行程。
一下车,李肇星就掏出记事本,一边听讲解,一边做记录。“洛阳牡丹和菏泽牡丹的区别有哪些?”“白居易对龙门石窟的评价如何?”“鲁迅来过龙门石窟吗?”……一路上,李肇星像一位虚心的学生边问边记。
当了解到白居易曾在洛阳居住18年时,李肇星说,白居易有一个好的习惯,每次写成一首诗,都会念给身边的百姓听,如果百姓听不懂,就回去修改,直到人们都听懂才定稿。“现在提倡转文风,这点很值得当今的领导干部学习。”李肇星有感而发。
在来洛参观的18位驻华外交官当中,有些是初次来到洛阳,也有一些是洛阳的熟客。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驻华使馆大使张芬霞是第一次来洛。身为客家人的她表示,客家人的根在河洛,因此来到洛阳就仿佛回到了家。
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前,她伸着大拇指兴奋地喊着“Buddha(佛像)”。“这太惊人了!很难想象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在没有先进工具的条件下,古人能建造出如此规模的石窟珍品。来到这里,就好像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张芬霞对记者说,“以前我只知道河南少林寺比较有名,这次来到洛阳龙门石窟,才知道河南还有如此壮美的古代遗迹!”
瑞士驻华使馆大使戴尚贤是故地重游。30年前,他曾到访龙门石窟。光阴荏苒,30年后的龙门胜景,使他对这处世界文化遗产有了新的认识。
“30年后,我再次来到这里,发现这里的山和水比以前更秀丽,中外游客也多了很多。这体现了中国人对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视,无疑是件好事。”戴尚贤说,“我会向我的家人和朋友展示这件艺术瑰宝,让更多的瑞士人领略她的壮美。”
潜溪寺、宾阳三洞、万佛洞、奉先寺……驻华外交官们认真地参观着每一处古迹。当依依不舍地登上离开的车辆时,张芬霞说:“洛阳是座神奇的城市,这么短时间无法完全领略到她的美。将来,我还会回来,细细品味她的古韵。”
本报记者 张锐鑫 见习记者 姜明明/文 记者 陈占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