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彦(右)和高玉沙一起讨论《上涧村史》修订问题 |
|
“由于编写时间短,现在我们发现村史部分内容并不完善,一些历史细节也有新的发现,我们即将对村史进行修订,给后人留下更加完备的资料。”昨日上午,在宜阳县莲庄镇上涧村老人活动中心,80岁的村民陈彦正在和75岁的老友高玉沙一起讨论《上涧村史》的修订问题。
这本12万字的《上涧村史》是陈彦、高玉沙、何运旺等老人花费一年时间编写成的,也是宜阳县的首部村史。
为留住记忆,与时间赛跑
“村里许多令人感慨的老故事因为老人们逐渐故去,具体细节已经模糊,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要抢时间把这些故事留存下来。”陈彦说,2011年夏季的一天,他与高玉沙闲聊时回忆起了村中许多往事,不由得感慨良多。
2011年11月,二人向村委会提议编写村史,经过讨论后,由几位老人和村委成员组成的《上涧村史》编委会正式成立。此后,陈彦、何运旺等人开始认真翻阅史志资料,搜集遗留下来的各类表册,走访村中老人并踏看村庄地形,收集到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曾担任村小学校长的高玉沙被大家推举为执笔人,2012年3月,他开始动笔。2012年10月底,村史草稿基本完成。经过编委会审读、修改,《上涧村史》终于在2012年11月交付刊印。
编写村史,有苦有甜
一间小屋、一张木床、一块垫板、一把木椅,这就是高玉沙的工作环境;一拃厚的草稿,100多支空笔芯,3次校改的样书,是他100多个夜晚辛勤笔耕的见证。
为保证写作质量,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高玉沙每天晚上静心思考,凌晨3点起床写作,直到天亮,而平均每天5个小时的写作时间对已经75岁的他来说,并不轻松。
翻开《上涧村史》,该书按照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分类,共13章12万字,除对村庄各方面内容进行详尽记述外,还收录了不少当地史志图书中没有的细节。
“1972年,县里在咱村集中建设现在仍在使用的涧河截流大坝,县志里语焉不详,我们通过多方核实,才基本确定了施工时间、当时参加的主要人员等历史信息。”高玉沙说,除了挖掘已经模糊的历史资料,他们在编写时也曾收获意外的惊喜。
“1946年,著名作家周立波在南下时经过宜阳县,住过咱上涧村,并在散文《河南杂记》里记述了当时咱村的情况,我们在县志里首次看到,感觉很珍贵,也收录到了村史里。”陈彦话里透着喜悦。
老人们很欣慰,年轻人长见识
2012年年底,耗资2万余元的《上涧村史》正式面世,但140册的印数在上涧村党支部书记何新庆看来并不多。
“老人们都很欣慰,年轻人看了都说长见识。从去年到现在,镇里、县里的文化部门都有人来拿,邻县不少村听说咱有这个东西也来看,有的还说回去自己也要编一本留给村里的晚辈们看,现在书已经只剩几本了。”何新庆说。
长期关注本县历史文化搜集与整理的宜阳县文化广电科技局副局长李海波表示,《上涧村史》作为已知的宜阳县首部村史,通过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为村庄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档案,现在,该书已经入藏县图书馆。几位老人努力编出的《上涧村史》对其他村庄留存本土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报记者 苏楠 见习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张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