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 茜文 商汤“桑林祈雨” |
|
今年春天,洛阳的天气真是好:绵绵春雨对正值抽穗灌浆的小麦来说,可谓及时雨。然而在古代,河洛地区作为农业文明区域,干旱是常有的事。在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的上古时代,主要是望天收,因此祈雨祭祀成为一种重要活动。这就产生了一种典型的祭祀舞蹈——雩(yú)舞。
雩: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左传·桓公五年》:“龙见而雩。”服虔注:“谓四月昏,龙星体见,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也。”《荀子·天论》:“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从甲骨文看,雩字上面一个雨字,下面一个舞字,其造字特征是一个男人执牛尾在舞蹈,用舞蹈娱神求雨。这种“执牛尾”的舞蹈,在传说中葛天氏时代就有了,“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1 夏朝:多次遇大旱 祭祀以求甘霖
这种求雨的舞蹈,夏朝就很盛行。从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夏都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农作物种子来看,稻谷要远多于小麦,因此对以稻谷为主要农作物的伊洛河流域来说,干旱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有文字记载的夏代有两次大旱,一次发生在“太康失国”时期。这一时期,夏朝的君主太康耽于游乐,整天在伊洛河交汇处打猎,不理朝政,被东夷族有穷氏部落的首领后羿乘虚而入,篡夺了君位。这一时期发生了大旱,久旱不雨,河流干涸,禾苗枯死,因此就流传下来“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
另一次大旱发生在夏桀时期。《国语·周语上》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桀为暴虐,诸夷内侵。”大旱在即,赤地千里,伊洛河干涸断流,夏桀却荒淫无度,弄得民不聊生,商汤领导东方部族揭竿而起,夏朝灭亡了。
在夏朝,旱灾绝非这两次,求雨祭祀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夏朝大旱时,就祭祀赤帝或者旱魃(bá)求雨,祈求神灵护佑,早降甘霖。
2 商朝:国君任主祭 商汤“桑林祈雨”
据古籍记载,商朝建立不久,便发生一场罕见旱灾,持续长达七年之久。《管子·轻重篇》说:“汤七年旱,民有无粮卖子者。”《汉书·食货志》载:“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甲骨文及《竹书纪年》等也均有这场大旱灾的记载。
据记载,早期祈雨祭祀仪式的舞蹈,国君都要亲自参加,这种带有宗教礼仪意义的雩舞,国君大概不仅是以一国之主的身份参加,而且还充任祭司中的主祭,作为雩舞仪式的“舞者”;更有甚者,在祭祀后不能降雨的情况下,就要“曝巫”(在太阳下暴晒),甚至就要拿人作牺牲焚烧来献祭(“焚巫”),这种陋习至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废止。用来献祭的多是奴隶或者地位低下的人。而历史上,贤良的国君甚至把自己作为“牺牲”,就是祭品来祭祀上天的。这在商朝初年商汤的“桑林祈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淮南子·主术训》记录了商汤“桑林祈雨”的故事。太史占卜后说:“当以人祭向上天祈雨。”商汤曰:“我向天祈雨的原因,是为了救人。如果一定要用人祭,请允许我自己来充当。”商汤遂沐浴斋戒,修剪头发指甲,乘着白马拉的没有装饰的车子,身上缠着白茅,作为向神祈雨的牺牲品,在桑林旷野中修筑祭坛向神祷告。商汤以六事自责,向天请罪:“是我政令没有法度吗?是我让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职业吗?是我的宫室修得太高大华美吗?是我过于听信后宫嫔妃吗?是我法令不严,致使贪污风气盛行吗?是我用人不当,使谗媚小人得势吗?”商汤的话还没有说完,便下起了大雨。
“桑林祈雨”祈雨台的遗址位于偃师市大口乡经州寨村南一个高地上,后代在此建立桑林寺以纪念商汤为民请命的圣贤行为。
“桑林祈雨”的雩舞是怎样的?不得而知,但是后来流传下来的《桑林舞》与之不无关系。
3 周朝:雩舞更普遍 独舞变为群舞
到了周朝,雩舞更加普遍。《周礼·司巫》云:“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国家发生大旱灾,首先要率领巫人来表演雩舞祈雨。尤其是东周时期以洛阳为都城,雩舞在京畿和各诸侯国更为盛行,但君主逐渐退出雩舞,雩舞由过去的独舞变为多人舞蹈,由单纯成人舞蹈变为少男少女参与的舞蹈。
《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注曰:“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雨,故谓之雩。”这明确记载了八男八女共十六人的雩舞。《论语》上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由青年人(冠者)和儿童(童子)参加的舞蹈,边歌边舞,很有点娱乐味道,但其实质还是祈雨。
上古时代是雩舞祈雨,但是到了后来,民间开始舞龙祈雨,舞龙的祈雨习俗逐渐普及,取代了雩舞,雩舞也成为华夏民族历史深处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