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洛阳·深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牡丹籽油:待发光的液体黄金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4 年 5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牡丹籽油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我市油用牡丹种植虽已初具规模,但产业面临原料不足、链条不完善等问题
洛阳牡丹籽油:待发光的液体黄金
本报记者 郝洋 通讯员 韩孟伟 文/图
油用牡丹果荚
剥籽
位于伊滨区庞村镇窑沟村的油用牡丹大田
    花开花落二十日,眼下牡丹花已谢,个个果荚开始冒出枝头。您可能不知道,果荚中包裹的牡丹籽可以制成高档食用油,营养价值极高,多项指标超过橄榄油。

    2011年,牡丹籽油被原卫生部列为新资源食品,我市开始大规模种植油用牡丹。经过3年的成长期,如今,我市油用牡丹种植已初具规模。然而,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洛阳牡丹籽油产业,目前仍面临原料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金子般的牡丹籽油,如何走出深闺?

    1    好花 耐寒、耐旱、不换茬,被称为“铁杆庄稼”

    如此种花恐怕许多人没见过——盛花期时,不护花却摘花。

    不同于传统观赏牡丹的种植,五一假期,在伊滨区庞村镇窑沟村的牡丹大田里,62岁的村民赵现臣熟练地将盛开的牡丹花瓣摘下。没有了花瓣的植株,枝头冒出或6瓣或7瓣的果荚。剥开果荚,露出两排乳白色的牡丹籽,用手一摸,黏黏的油脂便粘在手上。而随着果荚的生长,牡丹籽会逐渐形成一层黑色的外壳。

    “牡丹籽含油量很高,用手一搓能弄一手油。”赵现臣说,等到8月初,就到了收籽的时候。他从2011年9月开始种植油用牡丹,包了20亩地,一年收入有六七千元。

    “油用牡丹耐寒、耐旱,种起来不费事儿,只要过了头3年苗子成活,管理起来也不麻烦,而且二三十年不换茬,真是‘铁杆庄稼’。”他说。

    2    好油 油质好、营养高,堪称“液体黄金”

    “枣花虽小能结实,桑叶虽柔能作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只空枝。”这首《咏牡丹》出自宋代大臣王溥,一反众人的溢美之词,他认为牡丹中看不中用。不过,1000多年后的今天,现代人用事实反驳了他,证明牡丹全身都是宝。

    那么,牡丹的油用特性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今年51岁的史国安,现任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在他27年的科研生涯中,探究牡丹的特性是其主要研究方向。他说,20世纪90年代,当时为了研究牡丹“生老病死”的原因,他将其花瓣、花蕊、花籽分别进行试验。当对牡丹籽进行测试时,意外地发现其含油量在20%至22%,而大豆的含油量为15%。

    “油用牡丹主要是凤丹、香玉、紫斑等品种。试验越深入,结果越让人惊喜。牡丹籽油油质好,其中阿尔法亚麻酸的含量很高,堪比深海鱼油,是橄榄油的60倍,这一点难能可贵。”史国安介绍,阿尔法亚麻酸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现代人十分需要却又普遍缺乏,有“植物脑黄金”之称,具有降“三高”、预防糖尿病、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说牡丹籽油像‘液体黄金’,一点都不为过”。

    正因为其极高的营养价值,2011年,牡丹籽油被原卫生部列为新资源食品。

    3    好基础 我市油用牡丹种植已初具规模

    鉴于牡丹籽油的营养价值高和市场前景好,我市从2011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油用牡丹,如今全市种植面积9万多亩。王红宾,便是种植大户之一。

    如今,王红宾所经营的企业在伊滨区、洛宁、嵩县、栾川等地共种植了约1.2万亩牡丹,90%为油用牡丹。今年,他的目标是收获600吨牡丹籽。“现在看来应该不成问题。”他信心十足地说。

    王红宾说,他所种的油用牡丹基本都是凤丹,除了籽,花瓣也被收集利用,用来做牡丹精油等化妆品。

    “从长远来看,油用牡丹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王红宾说,从种植的角度来说,4年的油用牡丹每亩能产籽约100公斤,按照每公斤20元的价格计算,每亩能有2000元的收入。

    在牡丹籽油加工方面,温双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0年,经过多次考察,他的企业从德国引进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设备,用来提取牡丹籽油。通俗地说,就是将牡丹籽置于真空,然后用大气压力将油压出。与传统的食用油压榨相比,该技术的优势在于不损耗牡丹籽油中的营养成分。“此后连续3年,每年都能生产四五吨牡丹籽油,销路非常好。”他说。

    从种植到加工,我市牡丹籽油产业正愈走愈稳。

    “经过3年的生长期,今年我市油用牡丹种植已初具规模。”市牡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还建成了多个牡丹产业集聚区。其中,位于伊滨区的洛阳牡丹产业集聚园区是集生产、科研、加工、技术培训等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该园区容纳了含鲜切花、盆花生产牡丹种植观赏区、牡丹深加工园区和牡丹花卉交易物流区。

    4    瓶颈 原材料不足、产业链不完善,制约发展

    与蹒跚学步的孩童总会摔跤一个道理,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洛阳牡丹籽油产业,如今也面临原材料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

    “牡丹籽油市场潜力巨大,不过,我们在生产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原材料不足。”我市一家牡丹籽油生产企业负责人坦言,近年,他们所用的牡丹籽有90%需要从外地进货,而本地仅为零散收购,没有形成规模,这让他们对引进生产设备进行规模化生产有了顾虑。“牡丹籽油要想形成规模化生产,稳定、大批量的原材料进货渠道必不可少。如果这个条件保证不了,作为加工企业,投资的风险就太大了。”该负责人说。

    市牡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油用牡丹种植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前3年,牡丹几乎不能结籽,也就是纯投入没有产出,这让不少农户心有顾虑。因此,花农和企业前期投资较大,油用牡丹种植效益拉动还没有显现,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还未能普及。

    与此同时,在我国其他一些地方,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牡丹籽油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在山东菏泽,当地一家集团企业一期投资3亿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牡丹籽油加工产业园,如今又规划投资60亿元,将建设世界最大、工艺一流的牡丹籽油科研基地和加工基地。

    相对而言,我市缺少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发挥带动效应,不能形成品牌效应,影响了油用牡丹深加工的发展,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仍有待完善。

    5    期待 观念转变、政策扶持,带动产业持续发展

    那么,该如何解决牡丹籽油产业出现的这些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引导花农和企业转变观念、有针对性的财政奖励扶持应并重。

    “我们做过调查,前3年油用牡丹的平均投入一共为每亩7000元,而第4年每亩能有2000元的收入。此后,结籽越来越多,收入也逐年递增,再加上随着植株增大,田间管理减少,成本也随之递减。所以,五六年后便可收回成本。”市牡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再加上牡丹与一般庄稼不同,可二三十年不换茬,所以越往后管理成本越低,收入也就越高。因此,应引导花农和企业转变观念,从长远考虑经济收益。

    如今,我市对种植牡丹的花农实行奖补政策,即前3年每年每亩补贴地租600元,可降低农民前期的投入成本。业内人士建议,奖补政策要充分发挥产业导向和杠杆作用,突出针对性,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应在油用牡丹深加工项目、品种培育、技术培训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给予支持,促使产业链更加完善。

    同时,我市应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牡丹籽油产业中,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持续发展。

    另外,针对牡丹籽油目前每升七八百元的市场价格,不少人认为价格太高难以普及。专家表示,随着产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可提取其中的营养成分制成含片、胶囊等,以扩大产品种类,降低价格,拓宽市场销路。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