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书香 见习记者 姜明明
刚结束在王城公园的志愿服务,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凌风如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凌风如还完成了交通协管等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48小时。
点滴善行汇流成河,城市气质因爱而变。在各大牡丹观赏园和风景区的花海人潮中,有一群头戴红帽、身披绶带的群体特别惹眼,他们或为在校学生,或为机关工作人员,甚至有金发碧眼的老外,利用学习和工作之余递水指路、导游讲解,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
今年牡丹文化节,为给游客和市民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我市提前谋划,于2月启动持续提升百日行动,开展城建、路桥、环卫、亮化、志愿服务等12项提升工程。
城市大门更美了。连霍高速、二广高速、西南环绕城高速、郑卢高速等沿线的12个出入口以及5个互通立交区域进行了景观提升,游客尚未进洛城,便能欣赏到洛阳的美。
洛城夜晚更亮了。主干道亮灯率超过99%,背街小巷、景点、楼宇集中实施亮化提升,游客即使逛街到深夜,也有明灯相伴。
城市更干净有序。瀛洲桥、西苑桥、王城陇海立交桥等的护栏重新刷漆,270余条道路每天洒水、喷雾、机扫作业,窗口繁华地段保洁时间延长至23时,城区垃圾中转站、公厕的管理做到了“车走地净、密闭运输”;各牡丹观赏园摊点整齐划一,美观大方;集贸市场和“五小单位”市场环境得到集中整治。
道路更通畅无阻。开车走在改造一新的九都路上,市民发现,这条路经过改造提升后,路宽景美,十分通畅。蓬莱路、北航路、秦岭路等多条市政道路也提升改造完毕,配套设施得以完善。
公益广告更亮丽。公交站亭的牡丹摄影作品配以牡丹诗词的公益广告彰显了地域特色,高速公路出入口、市内重要地段的洛阳风光户外广告高端大气;3月以来,《洛阳日报》刊登公益广告24个版,《洛阳晚报》刊登29个版,《洛阳商报》刊登17.5个版。
人心更美更和谐。牡丹文化节期间,在景区、城市出入口和主要路口,每天有千名志愿者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导游、酒店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等接受统一培训,让游客玩得开心、住得舒心,真切体验了全国文明城市这个金字招牌的内涵与魅力。
…………
今年的牡丹文化节,娇艳无比的文明之花香满洛城,八方宾朋赞誉不断。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给我们带来了美誉,也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创建永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创建不仅是为了获得一份荣誉、捧回一个牌子,要巩固创建成果,必须健全长效机制,绝不能出现抓一阵好一阵,一放松就“回潮”的现象。
持续创建需全民参与。文明城市持续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群众主力军作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使创建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创建工作强大合力。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风景。通过文明城市,宾客认识洛阳市民;通过洛阳市民,宾客感受文明城市。
与文明伴随,和谐洛阳前行的步伐将愈发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