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记载,东汉末年,有好友二人在园中锄地,锄到一块金子。一人视而不见,一人拾而扔之。有一次同席读书,街上有高官经过,锣鼓喧闹,一人去看了几眼,另一人愤然割席:“子非吾友也。”
于是就流传下来一个故事,叫管宁割席。后人多赞美管宁的高洁,村姑读此,却常觉遗憾:管宁未免太过清高,如此苛求,几人能与之为友?
管宁割席的哥们儿华歆,后来为官清正廉洁,陈寿、曹植都赞赏他。管宁虽然与之拜拜了,但他仍举荐管宁为官。这样的朋友如今哪里可寻?《世说新语》上也记载华歆逃难时遇人求救,后贼兵追来,情况危急,他却救人救到底,不肯始救终弃。对路人尚且如此,何况对朋友呢?
相识满天下,知己有几人?人们常叹知音难求,所以遇到了,又何必苛求。华歆只不过看了几眼热闹,说严重点,不过是未能免俗罢了。而千古流传的友谊并不以职业为藩篱,反而在欣赏和体谅中熠熠生辉。
人所熟知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就是发生在高官与樵夫之间的故事。
庄子愿意“曳尾于涂中”,好友惠子却是梁国相国。两人游于濠上,笑辩人鱼之乐。鱼快乐不快乐不知道,友谊的快乐一定在心中荡漾。
管仲和鲍叔一起做生意,管仲分钱财多拿,鲍叔不认为他贪财;管仲作战逃跑,鲍叔不认为他胆怯。以至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宁先生如果能想想重情的俞伯牙、豁达的庄子,再想想并不完美的先人管仲和体谅朋友的鲍叔,会不会不至于去割席呢?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个人对自己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怎么能要求朋友的言行处处合自己的心意?
佛家说,看别人不顺眼,其实是自己修养不够。律己,肃如秋霜;待人,和如春风。友谊的本质在于肯包容他人的小错。要求朋友是完人,只能把自己变成孤家寡人。
如果在管宁和华歆之间选择一个朋友,我是不敢走近管宁的。每读到管宁割席之事,就觉得衣薄背寒,有风从后吹来,忍不住回头看,又赶紧检视自己,生怕言行有不当之处。在挑剔的目光下,每个人会感觉如芒在背,渐渐缩成一团。就是对方无割席之举,自己也会敬而远之的。
把朋友拿到显微镜下审视,举在太阳光下检查,要求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白玉一样无瑕,像钻石一样闪光,不仅是无理的,也会自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