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食指能动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被誉为“另一个爱因斯坦”。在中国,脖子以下高位截瘫的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被誉为“中国霍金”。
16年前,金展鹏突发疾病致瘫,但他以病躯坚守岗位,培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创造了中国科技界的奇迹。
金展鹏是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相图学。1979年,他得到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出国留学机会,赴瑞典皇家学院做访问研究。
在留学期间,金展鹏潜心钻研,将传统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学糅合,首创了三元电子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实现了用一个试样测定出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而在此之前,德国科学家必须用52个试样才能达到同样目的。这一方法,轰动了国际相图界,被誉为“金氏相图测定法”。
尽管国外科研机构极力挽留,金展鹏仍坚持回国,组建了自己的相图室,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声名鹊起的金展鹏,被国际上业界同行誉为“中国金”。从他团队走出来的“金家军”,大多成为国际相图界的高端人才。
“每次开国际相图大会,只要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就会有人主动走来问我,你是从‘中国金’那里来的吗?”学生郑峰说。
正当金展鹏意气风发地走向事业巅峰之际,不幸发生了。1998年,因严重的颈椎病,他全身瘫痪,仅脖子以上部分可以动弹。
除了脑袋能思维,金展鹏吃饭要人喂,衣服要人穿,看书要人翻。然而,这样一位重度残疾者,却以非凡的毅力跟命运做着不屈的抗争。
在轮椅上教书育人、潜心科研16年,金展鹏完成了1项国家863计划、3项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际合作项目;培养了20多位博士和硕士;撰写了17份关于中国材料科学发展战略的建议书。2003年,金展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6年来,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高位截瘫的老人,能克服巨大的生理病痛继续奉献?“因为,我活着对国家还有用。”金展鹏这样回答。
“学术腐败是中华崛起的大敌。”金展鹏常常告诫学生,科学领域来不得半点虚假,要不死后都会被“追认”为学术骗子。他对学生的实验、论文指导入微,却从来不署名;他的课题项目经费不少,但从没见他私自报过一分钱。
“评为院士之后,总有很多企业、学校开价不菲邀请他去当顾问、客座教授。对这种挂名式的兼职,金老师总是拒绝,因为他觉得自己‘帮不了什么忙’。”学生刘华山说。
金展鹏说,尽管近年来中国在材料学方面的科研水平大大提高,但仍和世界顶级技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希望在年轻人身上,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学生都好好的,都超过我”。
(据新华社长沙5月15日电)
延伸阅读
相图和“金氏相图测定法”的价值
相图是金相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是进行材料研究和开发的有用工具。表达混合材料性质的一种很简便的方式就是相图。一般地说,相图可以告诉人们怎样进行成分搭配,才能得到符合需要的材料。人们称它是材料科学的“地图”。
1979年,在中南大学任教的金展鹏经老师黄培云推荐,被选派到瑞典皇家学院做访问学者。在瑞典,金展鹏有“以1胜52”的美谈。当时,德国科学家做材料试验,用了52个试样,都没有得到一个想要的相图,而金展鹏把传统的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结合,首创了在一个试样上测量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德国科学家的难题。这就是他的“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法”,后来被国际相图界公认为“金氏相图测定法”,他也因此被国际同行称为“中国金”。
金展鹏教授解释说,相图是材料设计的索骥图,面对迷宫似的材料世界,相图会告诉你通往目的地有哪几条路,哪条路可能最好。也就是说,相图能从理论上解决如何用最快的速度设计出性能最好的材料。
相图在材料科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21世纪三大支柱产业是材料、能源和信息,材料排在第一,材料科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金展鹏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由此也可见一斑。(据新华社长沙5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