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考泡桐林 | |
《汴梁晚报》记者 付艳波/文 李俊生/图
编者按
1962年12月,焦裕禄被组织上从尉氏县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急性复发逝世,终年42岁。“沿着焦裕禄的足迹”大型系列报道,今日起聚焦焦裕禄在兰考的岁月。敬请关注。
“你们平时吃啥,我就吃啥”
在焦裕禄干部学院的大门口,一棵泡桐跨越半个世纪的风霜,巍然挺立。51年前,焦裕禄在风沙肆虐的春天亲手栽下的这棵泡桐,半个多世纪以来,守望着兰考大地。
有一位名叫魏善民的老人,扫落叶、修枝干、浇水、施肥,用近40年的时光和生命守护着这棵桐树,于无声处表达着兰考人民对焦书记的怀念和感恩。
说起泡桐的故事,魏善民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1963年2月,兰考县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治沙、治水、治碱的斗争,将原来的“劝阻办公室”(劝阻灾民外流)改为“除三害办公室”。
2月中旬,焦裕禄到胡集大队用“扎针、贴膏药”的方法,种桐树,固风沙。劳动中,焦裕禄率先垂范,拿起工具迎着风沙走在前头,用魏善民的话就是“一点儿也不惜力”。中午,由于魏善民家是双军属家庭,焦裕禄点名要到魏家吃饭。他爽朗地说,你们平时吃啥,我就吃啥。“当时家里穷,那两天的午饭就是一点儿红薯叶和咸菜。吃完后,焦书记不仅自己洗碗,还掏出四两粮票和两毛钱悄悄压在碗底,一点儿县委书记的架子都没有。焦书记是真正把群众当亲人、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啊!”魏善民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我是您的儿子”
“当群众最苦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这是焦裕禄经常对干部们说的话。兰考的群众遭了灾,不管是大水冲了房屋,还是大雪封了门户,焦裕禄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他总说:“在大雪堵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在一个风雪肆虐的夜晚,焦裕禄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在梁孙庄,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着一位瘫痪在床的老大爷和双目失明的老大娘。听到焦裕禄敲门,老大爷隔着门问:“你是谁呀?”焦裕禄饱含深情地回答:“我是您的儿子。”
“至今想起这句话,我还是忍不住流眼泪。在他的思想里,他就是人民的儿子。要不是对兰考人民的感情深,咋能说出这样的话?”5月16日,曾经和焦裕禄一起工作过、用毕生精力宣传焦裕禄的83岁老人李国庆回忆说,焦裕禄就是那个穿着蓝棉袄,棉裤上打着补丁,裤腿上带着泥土的“大队干部”,“看上去像是哪个村儿的,一点也不像县里的干部”。
“我记忆中焦书记做的事虽然不惊天动地,但处处体现着他心中装着老百姓。”李国庆说,有一天,农民孔令焕的妻子生孩子,因为家里穷,坐月子没啥可以补的。孔令焕拿着家里仅有的两毛钱想去供销社给妻子买点红糖补补身子,因为没有糖证犯了难。他的难处恰好被路过的焦裕禄得知了,焦裕禄二话没说,自掏腰包为孔家买了两斤红糖,还扯了几尺布,送到了孔令焕的家中。
“去,把镜头对准老百姓”
“在兰考工作475天,焦书记哪一天也离不开人民群众。”泡桐下,81岁的刘俊生格外激动,那幅众所周知的焦裕禄在泡桐下的照片,就出自他之手。“这是他到兰考后我第一次给他拍照,平时他不准。我一说给他拍照,他就撵我:‘去,把镜头对准老百姓。给我拍什么?浪费胶卷’。”
“群众是老师,焦书记常常给群众当学生。”刘俊生回忆说,当年在老韩陵蹲点时,焦裕禄耐心向群众请教如何改变贫穷面貌。
60多岁的老饲养员萧位芬说:“要想富,栽桐树;要翻身,种花生。要想种好地,还得有好牲口。”萧位芬的话使焦裕禄很受启发,他连夜跑到饲养室,和萧位芬促膝谈心。在那大饥荒的年代,人都吃不饱,大量牲畜病饿致死,萧位芬为了保住这农业生产的“壮劳力”,不仅“寸草铡三刀”、精心揉饲草,还把老伴儿给自己送来的饭省下来喂牲口。为了给小驴驹喂奶,他甚至把给生病的老伴儿买的奶羊也牵进饲养室。深受感动的焦裕禄发自肺腑地对萧位芬说:“您不是饲养员,您是咱的‘思想员’呐。”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1964年3月23日,焦裕禄不得不离开他日夜牵挂的兰考去治病,由于肝部疼得厉害,他只能弯着腰走到了车站,几次向送行的同志说:不久我就会回来的。在火车开动的前几秒,他还跟县委其他同志说,要抓好抗灾斗争。
焦裕禄就是这样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兰考,离开了这片他爱得深沉的土地。
在病榻上,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病情和生命,一心想的都是兰考的事情:除“三害”情况怎么样了?群众的生活怎么样了?他伤感地说:“我没有能很好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没实现兰考人民的要求,我心里感到难过。”
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焦裕禄仍挂念着兰考人民。他断断续续地说:“我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后希望把我埋在沙丘上,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公仆情怀是焦裕禄精神最鲜明的品质,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