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中国青年网上一则新闻:新华社记者随一位干部到基层调研,该干部与群众交流时,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等几个简单问题后,竟不知如何继续和群众交流下去。他私下坦言,有时见到群众,真不知该聊些什么。这则新闻让人心生几多感慨:这样的干部,能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把群众摆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吗?群众会和他心心相印、真心拥护他吗?
由此,笔者想到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里的一幕幕:在国家最困难时期,周恩来总理抱病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调研考察,和满身尘土的老百姓在厨房一起吃着树叶糊糊,在炕头上听连弟奶奶的河北落子,坐在搞“个人主义”老乡的门槛上唠着家常,给带病上夜课的乡村教师拿鞋穿鞋……让人心头一暖,热泪盈眶。
我们的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也是这样。在风雪交加的寒冬,焦裕禄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一句“我是你的儿子”,把自己的心和老百姓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让百姓感动不已,更让那些“不会和群众说话”的干部羞愧不已。
今天,我们拿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真是太有必要了!
面对群众“没话说”,不愿屈身到群众中去,恰恰反映出我们的某些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他们对上级毕恭毕敬、唯唯诺诺,对群众却冷漠以对、颐指气使。平时难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的和群众在一起时,又不知话从何说起,说出话来也干巴无味、味同嚼蜡,虽然身子靠近了群众,感情却远远没有融入群众。这,不正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吗?
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善意,是全人类的通行证。可与群众接触时,我们微笑了吗?我们问候了一声吗?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态度诚恳,才是人与人正常交流的前提和基础。脱下“官袍”穿“民服”,放下“官架”变“公仆”,蹲到村口拉家常,拿起锨锄到地头,群众是多么热切欢迎这样的干部啊!
整改先从问候起。让我们到群众中去发自内心地先问一声“好”,让我们从真心诚意喊群众一声“大伯”“大娘”“大哥”“大姐”开始吧!愿这一声声问候,像一缕缕春风,吹开群众的心扉,也掘出我们感情深处一股股热爱人民的清甜泉水。(作者单位:偃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投稿地址:洛阳市开元大道218号报业大厦20楼洛阳日报评论部。邮编:471023。电子信箱:dengdehong@163.com。官方微博:@洛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