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五京(右)和刘三妮 |
|
丈夫教书育人36年,妻子务农持家,一儿一女都是高校教授,养母在夫妻俩的照顾下活到97岁。在伊滨区佃庄镇西石桥村,段五京家不普通的事迹传为佳话。28日,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真情比血浓
许多到段家拜访的人,都问段五京这样一个问题:为啥你姓段,儿子闺女不随你的姓?
今年73岁的段五京介绍,他家兄弟姐妹多,22岁时,父母将他过继给了同村远房亲戚张三根、郑凤英夫妇。刚到张家不久,张三根就去世了,段五京挑起了这个家庭的重担。
“婆婆生前身体一直不错,以前时常在这藤下纳凉,要不是去年3月突发脑溢血去世,今年都98岁了。”看着院里一株茂盛的蔷薇藤,段五京71岁的老伴儿刘三妮念叨着。
“老人家对孙子孙女可好了,有好吃的都留给他们。”刘三妮说,婆婆对孙辈百般照顾、疼爱有加,替他们分担不少压力。
随着郑凤英的年纪越来越大,夫妻俩为照顾她也没少费功夫:1986年家里盖新房子后,把一楼最宽敞、最方便的房间留给了母亲;1999年,空调在农村还是稀罕物,花2500元给母亲的房间装了一台柜式空调;母亲骨折后行动不便,将母亲房里的灯改成声控的,还给母亲的床头安装了电话,方便她和孙子孙女聊天……
儿女皆教授
简陋的小院里,迎面的影壁很是喜气,旁边芍药、绣球、一串红、玻璃翠等十几盆植物生机勃勃。
“我和老伴都喜欢种花种草,院子里还有不少。现在就我和老伴在这里生活,儿子、闺女都在大学里当教授,工作可忙。”段五京的话语里透着自豪。
段五京有一儿一女,大女儿张海棠是河南科技学院的教授,小儿子张海军是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过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1964年,段五京从偃师高中毕业后,回到西石桥村小学教书,一干就是36年。
“儿子出生的时候,我都不在家。”段五京说,那段时间他在邻村小学任教,每周回家一趟,妻子把家里的农活全包了,“我一直跟孩子们说‘知识改变命运’,咱家生活再困难,也要供你们读书”。
刘三妮说,虽然那时段五京每月有3块钱工资,但供两个孩子上学对农村家庭来说压力仍很大,“很长一段时间我家做饭只用盐,连酱油和醋都不舍得买”。
“俺闺女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俩孩子可懂事,比着学,闺女考上河南农业大学后,儿子发誓要考上更好的学校。”刘三妮说。
热心献余热
“教育孩子,还是人家功劳大。”指着老伴,段五京诚恳地说。
“我是个农民,不懂教育。俺家都是老实人,勤勤恳恳过日子,孩子们自然走正道。”刘三妮笑着说。
这么多年,张海棠姐弟俩在外求学、工作,但每逢假期、过年都会回家。张海军即便是在日本留学的4年期间,每年过年也会回家看望爸妈和奶奶。
在段五京家卧室的墙上,挂着两个老式相框,里面密密麻麻贴着几十张照片。“看,这是女儿一家上月回来带我俩看牡丹时照的。”“这是我和老伴去北京旅游在鸟巢照的。”夫妻俩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段五京是西石桥村老年春秋俱乐部的负责人,带领大家维护治安、调解纠纷、组织文艺演出、放电影,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今年3月,儿子孝敬他5000元,他用这钱买来炊具餐具,供村民家里办事时免费使用。
“孩子都在外地,闲着不如做点事儿。我俩现在身体还可以,以后有空打算多出去转转。”段五京说。
本报记者 苏楠 见习记者 李冰 特约记者 郭汀喜 通讯员 常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