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西工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走通“最后一公里” 桩桩件件暖民心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4 年 6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走通“最后一公里” 桩桩件件暖民心
西工区教育实践活动纳谏听言重民声
芳林北路社区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
中建社区“爱心洗衣房”服务社区老人
上阳路社区组织医务人员上门为老人体检
社区日间照料所为老人祝寿
白马社区网格长上门入户征求群众意见
端午节前夕,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起包粽子,其乐融融
    核心提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西工区从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作风改起,从百姓最需要解决的实事做起,走实学习、查摆、整改三个“最后一公里”,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贴近群众,直抵民心。

    1 走通思想认识“最后一公里”让心灵经受一次洗礼

    4月27日,014会议中心内座无虚席,会场内从须发皆白的老党员到青春洋溢的年轻面孔,或凝神聆听,或认真记录,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肖纯柏教授的党史讲座,深深地吸引着西工区的党员干部们。

    这是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肖纯柏教授第二次来到西工。3月23日,肖纯柏第一次应邀为西工区县级领导讲课,生动翔实的内容打动了听课的领导,也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工区委书记陈淑欣意犹未尽:“这么好的讲座,不能仅限于县级领导和科级干部,村两委班子、社区书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都应该听一听。”

    这样的举动,让肖纯柏感触良深:“一个月两次到西工开讲座,人数一次比一次多,效果一次比一次好,西工区对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学习不是走样子、摆架子,要深学细学,入脑入心,触及灵魂,只有这样,才能打通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的‘最后一公里’。”作为“班长”, 陈淑欣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尤为深刻。她率先垂范,挤出时间学,静下心来学,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并先后两次为全区和分包联系点洛北乡的党员干部上党课。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区县级领导纷纷到各自的分包联系点,为基层党员干部讲授生动鲜活的党课。

    区委班子和县级领导干部按照学习计划,规定内容一项不少,自选内容丰富充实。他们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进行集中封闭学习,通过开展专题授课、观看教育警示影片、召开学习交流会、撰写心得体会、实地参观学习先进典型事迹、结合实际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多样、务真求实的学习活动,确保了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在区委引领下,各乡、办事处结合实际创新学习方式,把党课讲到社区庭院、资料送到田间地头,让基层党员干部最广泛、最深刻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西工街道党工委结合区委制定的十个学习专题制作理论试卷,用十次考试检验巩固学习成果。

    金谷园街道党工委在学习活动中针对不同主题,先后分类别、分层次召开四个专题座谈会,使党员干部在大讨论中切实提升思想境界。

    邙岭街道党工委举办巡回演讲,让8位工作成绩突出、居民口碑好的同志,用自身的感悟帮助基层同志理清“地位低、报酬少、杂事多、委屈多,为啥还要这样干?”的思想困惑。

    入脑入心的学习,使党员干部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宗旨意识,增强了为民服务的精神,也使党员干部在心灵上接受了一次洗礼。

    周长虹是红山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在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中,看完电影《第一书记》,沈浩的先进事迹和小岗村的故事,使周长虹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当天晚上,他回家在电脑上把《第一书记》重新看了一遍,带着思考,带着感情,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一个大胆而又务实的想法在他心中产生了。在随后红山乡召开的座谈会上,周长虹出人意料却又无比郑重地向乡党委提出了一个申请——走出乡机关大院,到红山乡人口最多、矛盾最复杂、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的张岭村,做一个像沈浩那样的“第一书记”,扑下身子为群众干实事!4月中旬,周长虹正式进驻张岭村,挑起了“第一书记”的重担。

    2 走实查摆问题“最后一公里”“揭短”“亮丑”听民声

    “要敢于唱黑脸、当包公、严把关,聚焦‘四风’真查摆、真整改。”

    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环节一开始,省派督导组组长薛承旭,市分包联系点领导、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宋殿宇就对该项工作提出了高标准。科级干部的“四风”查摆报告少则三四次、多则五六次地被打回来,拒绝“闯关”,不惧“回炉”。

    “不掩耳盗铃,不怕揭短,敢于亮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陈淑欣的态度,为区委班子征求意见定了个调子。

    4月6日,由陈淑欣主持、洛北乡党委班子和10个村支部书记参加的意见征求会在西下池村进行。一开始,村干部们要么欲言又止,要么蜻蜓点水,提的都是一些“不疼不痒”的意见。

    陈淑欣坦诚地说:“不怕群众有怨气,就怕群众没意见。欢迎大家‘向我开炮’,向区委班子‘拍砖’,问题辣点没关系!”

    在她的鼓励下,村支部书记们就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征迁、补偿和安置难题畅所欲言,有的说到激动处,干脆从座位上站起来。

    同样,在5月20日召开的人大代表征求意见会上,针对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难办的民生问题,陈淑欣引导代表们真刀真枪提问题,征求了一大批接地气、有见地、让人“脸红、心跳”的意见建议。

    针对“四风”问题,区委先后组织召开了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市劳模、“窗口”单位、基层干部、社区群众和企业负责人代表等参加的10个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座谈会;区委常委班子成员主动到分包联系点进村入户,拉家常、访民苦、交朋友,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针对基层部门和党员群众不敢说、不愿说、不屑说、不会说的现象,通过征求意见箱、门户网站专题板块、问卷调查等形式,于无声处听民声、察实情。

    截至目前,区委常委班子共征求意见326条,经过梳理分类,合并归纳各类意见建议117条,其中“四风”问题30条,涉及民生、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等方面87条。

    按照“到事、到门、到人”的原则,对征求来的每条意见建议深度剖析,主动认领,落实到人。对个性问题做到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目前已立行立改事项100余条;对共性问题梳辫子、拉单子、建台账,拿出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具体责任人。把群众反映强烈的调研流于形式、文山会海、帮扶不深入、公务接待制度不严、“四乱”现象及“三公”经费使用过程中不规范等6项突出问题,列为区第一批“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内容,限期办理。对顶风违纪、边整边犯的现象“零容忍”。3月以来,全区共查处“四风”问题50余人次,给予党纪处分1人,通报批评50余人次,形成惩治“四风”高压态势。

    在基层,各乡、办党员干部积极行动,登门入户,促膝谈心,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

    金谷园街道党工委开展“百人进千户”活动,干部职工100余人深入辖区3000户群众,每户必进、每户必访,在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走访辖区“两代表一委员”、贫困户、征迁户、下岗失业人员、老“上访户”等群体,征求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了解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

    洛北乡为改变大路口村软弱涣散的面貌,成立工作组深入每家每户,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反复上门征求意见,把收集的7大类40条意见进行梳理分析,根据群众意愿,按照民主、公平的原则,由群众、党员推荐人员组成了议事会。有了这个群众信得过的“红娘”牵线搭桥,村民和乡党委、村两委之间加强了沟通增强了信任,原先一直确定不了的安置房选址问题,也迎刃而解。

    3 走好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些事儿暖了百姓心

    广电社区丝钉厂家属院居住着100多户残疾人,也一直牵动着党委、政府的心。5月12日,陈淑欣到丝钉厂家属院慰问,在一级盲残锁海仙和白平改老人的家,陈淑欣拉着老人的手嘘寒问暖。冬天能不能用上暖气?社会福利保障有没有到位?这些关系残疾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陈淑欣逐一安排有关部门落实到位,要求社区建立残疾人员“一人一档案”制度,建立慰问台账,设立帮扶等级,扩大慰问范围,并把丝钉厂最困难的两户职工作为自己的分包联系户,长期帮扶。

    在区信访接待大厅,伊川县彭婆镇的残疾人张木遇到了贴心人。张木原来在唐宫路早餐店打工, 2013年8月在工作中因严重烫伤失去劳动能力,店主在承担前期5万多元费用后再也不打照面,张木只好上访。西工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克轩在信访值班时接待了张木,当张克轩了解到张木借住在别人破旧的房屋,吃的是捡来的馒头,喝的是凉水时,当即拿出身上带的200元钱塞给张木,同时立即安排法院、民政局、司法局、劳动监察大队现场办公,实施救助和法律援助。张木激动地说:“我原本想赴省、进京上访,看到你们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么热心,我再也不这样想了。”

    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总关情。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乡、办事处站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办了一批让群众舒心、暖心的好事、实事。

    王城办王城路31号院是一个已有54个年头的家属院,楼体常年失修,院里垃圾成堆,一楼住户屋内和院子里经常污水横流,粪便满地。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对该院进行整体改造,使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清洁亮丽的朝阳院。院里老人们敲锣打鼓给街道党工委送来了“实践群众路线,贴心为民服务”的锦旗。

    唐宫办光华社区4号院下水道长期堵塞,每逢雨天,院内脏臭不堪。社区工作人员冒雨掀开一个个窨井盖查找原因、疏通管道,经过17个小时的奋战,彻底扫清了障碍。居民们说,“下水道通了,我们的心也亮堂了!”

    邙岭办黎明社区紧靠310国道,周边商业设施匮乏,群众买个菜都需要坐公交、开汽车。街道党工委和超市、物业、城管、发改委等多方联系、反复沟通,让“便民蔬菜直通车”开进社区,使小区居民的“菜篮子”有了新鲜便宜的“直销菜”;在该办中建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200多位,而且很多是空巢家庭。为了方便老人们的生活,办事处建成了一间20平方米的“爱心洗衣房”,为孤寡、空巢和高龄老人免费提供洗衣服务。

    在汉屯路办事处,一支由社区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为居民义务修锁、理发、缝补衣服、义诊,提供法律援助和计生政策咨询。社区同时还组建一支由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共同组成的21人“爱心看护队”,为辖区独居、孤寡、失独、残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让辖区老人生活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需求有人问、困惑有人解。芳林北路社区73岁的老人孟令云三个孩子都不在身边,自从志愿者小张和她结对子以来,每周都会到她家里陪她聊天、干家务。老人逢人便幸福地说:“小张就像自己的亲闺女一样!”

    长期以来,信访工作是困扰凯东办的难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办事处改变思路和工作方法,变“被动维稳”为“主动帮扶”,通过领导分包、定期走访,解决实际问题,使信访稳定局面大为改观。

    红山乡杨冢村口的菜市场原先占道经营,交通堵塞,四周垃圾遍地。乡党委经过规划将堆满垃圾的地块进行清理建成菜市场,不仅疏通了交通,方便了商户卖菜群众买菜,还为群众的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洛北乡盛世唐庄社区为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了集社区服务、医疗保健、政策咨询、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体系,同时把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障人员作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的重点对象,把社区打造成“洛阳城北最佳人居社区”。

    服务群众,付出的是真情,改变的是作风。

    “城管”这个词似乎总是和冷漠、粗暴等字眼连在一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区执法大队对经营户推行“提示、告诫、约见、建议、回访、披露”6项柔性执法新政,让执法人员和商户从“冤家”变成朋友。

    西工办014社区大部分是双职工家庭,往往职工下班了,社区也下班了,到社区办事需要请假。为方便职工办事,社区工作人员坚持周日多上一天班,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便利;红山乡育龄妇女大多都在外打工,为了方便她们康检不耽误上班,乡计生办把上班时间提前到了早上7点。

    干部关爱群众,群众体谅政府,党和群众关系水乳交融,鱼水情深。

    端午节前夕,西工区各乡、办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起包粽子,处处洋溢着温情。不久前,白马社区低保户刘建强的爱人来到社区服务大厅要求退出低保。她说,“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办理低保让我们渡过难关。现在,生活好转了,我就想给政府减担子,把这份待遇让给更困难的居民!”

    “‘最后一公里’虽短,却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工区委书记陈淑欣说:“下一步,西工区教育实践活动仍然要在‘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实’字当头,办实事、求实效,让‘最后一公里’成为亲民心、解民忧的‘连心桥’。”

    特约记者 周焕磊 吴云骊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