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洛阳·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135万份农民负担
监督卡将发放到户
任涛霞:把群众当成“心上人”
我市有了知识产权
维权援助志愿者队伍
食品安全有疑问
请来现场咨询
暗访车上的流动现场会
洛平微话
浇灭网络谣言之“火”
23辆违规挂靠机动车
与检察机关无任何关系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 年 6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浇灭网络谣言之“火”
    (上接01版)于是,“为身边的亲人转起”“为了孩子的安全快转”……成了谣言“二传手”们的常用理由。

    一些对洛阳网络发展历程较为熟悉的人,从对比中对当下的谣言之“火”更多了一层焦虑。

    不少人仍然记得,洛阳当年的“网络江湖”是多么亮眼:因为参政议政、关注社会、热心公益,“热情而不失理性”的洛阳网民群体,曾经在全国声名大噪。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演进,当各种谣言滚滚袭来,很多资深网友也不免心生疑惑:洛阳的“网络江湖”怎么了?

    洛阳资深网友“老牛”回忆,在当年以网络论坛为主的背景下,我市较早“触网”的网民素养普遍较高,相关部门的监管引导也称得上超前。而时至今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取代网络论坛成为“主场”,其“门槛”不断降低,网民数量随之激增。

    去年10月召开的洛阳市第二届互联网大会透露,截至2013年6月底,我市网民规模达到445万。如此庞大的群体,个人素质难免参差不齐。由此引发的网络生态的变化不可不察。

    “老牛”认为,在争夺注意力的网络世界,往往是“语出惊人才能吸引眼球,回归常识却无人喝彩”,人人都想表达、都想吸引听众,可能够尊重事实、独立思考判断、理性表达的人并不多。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很多网民常常是“听一半,理解四分之一,零思考,双倍反应”。这种与参与热情不成比例的判断力,无疑给谣言的盛行提供了土壤。

    这些洛阳本土人士的观察,与国内传播学者的调查不谋而合:流言速率=事件重要性×状况模糊性×技术先进性÷权威公信力÷公民判断力。

    应对:灭“火”待合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到谣言之“火”如何蔓延,也就相应找到了灭“火”之策。

    ——及时发声不缺位。

    谣言的产生,客观反映了公众对某一方面、某一事件的信息渴求。相关部门或当事人若能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发出权威声音,就能解除公众疑虑,谣言也将因不攻自破而失去传播空间。

    以“洛宁古尸”谣言为例,这一信息在微博上出现当天,本报《求证新闻》栏目记者就及时采访洛宁县文物部门,并及时刊文说明真相。“@竹乡洛宁”等官方微博随即跟进转发,以正视听。及时、权威的声音,让这一谣言很快销声匿迹。

    ——敢于亮剑不缺位。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若不能及时对散布谣言者亮剑,低廉的“越轨成本”就可能引发“破窗效应”,放大谣言的影响。

    以“暴恐分子跑到洛阳万达步行街”这一谣言的处置为例,我市警方在及时辟谣的同时,还对散布谣言的嵩县人高某处以治安拘留5日的处罚。这在网上也起到了不小的警示作用。

    ——宣传引导不缺位。

    应对谣言,还需公众不断提升判断力,这就有赖于坚持不懈的宣传引导。其实,无论是本报的《求证新闻》栏目、《洛阳晚报》的《晚报调查》栏目,还是“@平安洛阳”的“微辟谣”、微信公共平台,都旨在搭建一个公共的信息求证平台,降低公众甄别谣言的成本。可以想见,当这样的平台越来越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谣言的传播空间必将越来越小。

    ——公众理性不缺位。

    作为手中握有“自媒体”的公众,也要理性对待网上的各种信息,不可为吸引眼球而热衷于转发一些莫须有的东西。事实上,大多数谣言的“面具”并不难揭开,只需要多留个心眼,对关键性信息搜索一下即可证伪。即便一时真假难辨,也可以先保持理智而慎转慎发。

    没有战胜不了的谣言,没有浇灭不了的邪火,当更多的认真、勇气、耐心和智慧汇入,我们必能拥抱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世界!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