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4个月,他就实现了救人的愿望。32岁的驻洛63893部队军官吴晓峰,从采集血样到和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仅用了4个月时间,他也成为我市第1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昨日下午,吴晓峰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捐献前的准备工作。
吴晓峰说:“我要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好,为移植做好各项准备,这样才能捐献出更高质量的造血干细胞。”
“重新为他们点燃生命,就是我生命的价值”
吴晓峰入伍15年,多次立功并获“总装优秀士官人才奖”等荣誉。他经常献血,却觉得远远不够。当他得知我国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百余万人,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万人,其中少年儿童占一半的消息后,决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能让患者减轻痛苦,重新为他们点燃生命,就是我生命的价值。”
去年9月17日,吴晓峰填写了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申请书,并采集血样接受检测。今年1月17日,他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患者配型成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心愿,我很幸运。”吴晓峰说。
据介绍,吴晓峰是驻洛63893部队第二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全国军衔最高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永州就出自这支队伍。目前,驻洛63893部队已有55名官兵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
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月16日,医院将采集吴晓峰100毫升造血干细胞并将其空运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随后,这些“生命火种”将被移植到患者体内。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需抽取骨髓
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郑瑞生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后1周至2周,捐献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即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郑瑞生说,不少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认识有误区,以为采集造血干细胞要抽取骨髓,怕疼不敢捐。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是通过皮下注射动员剂,将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采血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50毫升到100毫升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至捐献者体内。
年龄在18岁至45岁的健康市民,被抽取5毫升至10毫升血样且检测合格,即可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相关资料将入库。如果配型成功,工作人员会电话通知。如果您也有捐献意向,可拨打电话63930639进行咨询。
本报记者 高峰 通讯员 李战功 白彬
相关链接
捐献造血干细胞意义重大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前提,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的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
我国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仅白血病就约为十万分之三,这些病人中,大多数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15岁以下的人群占5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和不幸。
要寻找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且不被排斥的造血干细胞并不容易。在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相匹配的概率是万分之一。根据我国的人口政策与状况,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提供者只能从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寻找,由此可见公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性和意义之大。
以前采集造血干细胞是抽取骨髓血,因此叫捐献骨髓。现在是从外周血中直接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和普通献血相似,只是需要先将大量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
(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