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搜集整理的《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唐两京城坊考》《洛阳存古录》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1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由民国考古学家、金石学家、目录学家、古文字学家罗振玉编撰。该书共搜集石经文字300余品,集石经文字总计4429字。
“熹平石经”是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由蔡邕、堂溪典、杨赐、马日磾(dī矿物)等人书石,镌刻46碑,历时9年刻成后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前。碑高一丈许,广四尺,双面刻字,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共有200991字,开了我国历代石经的先河,精美的字体、严谨的结构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很高地位。
汉献帝初平元年,董卓焚烧洛阳宫庙迁都长安,石经遭到损坏。北宋以来屡有残石出土,1922年曾在洛阳太学遗址出土残石百余块。现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处都有残石收藏。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是研究石经文化、研习隶书结体不可多得的文献。通过对这些石经资料的研究,可让人们了解世界最早的官办大学洛阳太学,了解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进而弘扬和传承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
2 《唐两京城坊考》
《唐两京城坊考》是一部搜集唐代史料的专著,由清代学者徐松倾注40年精力撰著。该书详细地记载了西安和洛阳两个都城的街道、市场、官署、宅第、寺庙、宫殿的形状、位置以及某些街巷住居人民的生活面貌,力图重现唐两京城市风貌,为唐代两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该书是继唐代韦述《两京新记》、宋代宋敏求《长安志》《河南志》之后,对隋唐长安、洛阳的城市规制、宫殿官署、街市坊里、苑囿渠道、水陆交通、风土人物等记述最为详备的划时代巨著,一向受到中外学者的称赞。日本学者平冈武夫说,它是“关于长安与洛阳的资料具有绝对权威而集大成的书籍”。
3 《洛阳存古录》
《洛阳存古录》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著名金石学家、古泉学家、藏书家刘喜海纂辑的洛阳石刻资料的著述稿本,目前仅国家图书馆存有孤本,共32卷16册。
刘喜海官至浙江布政使,署浙江巡抚。其内兄马恕于道光年间任洛阳知县10多年,搜集了大量的碑刻、墓志、经幢、造像题记等石刻资料,并将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料悉数赠予刘喜海,为刘提供了别人难以企及的第一手资料。刘喜海利用这些丰富资料,整理编辑了《洛阳存古录》,可惜直到刘去世也未完成,仅留手稿。后经况周颐等人加以整理,基本成书,现藏国家图书馆。
该书稿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卷1~卷10)收录历代石刻106种,包括墓志、神道碑、塔铭、造像题记、经、牒、题名等,还有个别钟铭;第二部分(卷11~卷29)收录龙门造像题记1009种;第三部分(卷30~卷31),收录唐、宋石经幢54种;第四部分(卷32)为《洛阳县碑录》,收石刻目录895种。
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洛阳存古录》是搜集洛阳石刻录文比较全面的专著,收录资料上起曹魏,下至元代,对洛阳石刻做了全面的搜集和集中分类整理著录,造像题记、神道碑、墓志等皆摹其形状,描其纹饰,勒其字形,保存了较为原始的石刻资料,对于研究洛阳石刻艺术,弘扬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本报记者 常书香
新闻链接
我市考古新著入选
“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本报讯
6月14日,“201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结果在景德镇揭晓,反映洛阳地区古铜镜发现与研究的新著《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入选。
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活动由中国文物报社主办,针对全国范围内所有考古、文物、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出版物进行评选,今年全国共有327种图书参与评比。活动组织我国文博界多位权威专家,通过综合评判出版物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等,以实名投票方式选出10种最佳著作以表彰奖励,入选作品代表了我国文博类出版物的最高水平。
《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霍宏伟、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共同主编,全书分为上、下册,共计75万字,去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评委认为,《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有着较高的学术性、资料性及科学性。该书从开始编写到正式出版历时17年,搜集了20世纪以来洛阳地区发现的铜镜资料,对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出土铜镜的田野考古成果进行了整合,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洛阳古铜镜的发现与研究现状,为学界提供了一部资料翔实、利于检索、图文并茂的学术著作。
(张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