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洛阳·深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如何让发明专利
更好“变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4 年 6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我市虽有八成专利得以转化,但转化质量并不乐观——
如何让发明专利
更好“变现”?
本报首席记者 李三旺 见习记者 李冰
    日前,201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排名公布,洛阳居中西部地区地级市之首,我市的“科技家底”可见一斑。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有人进一步指出——发明专利只有“变现”才能发挥其真正价值。我市专利申请目前是什么水平,专利转化率有多高?哪些专利被束之高阁,原因何在?

    1    我市专利申请量连年增长

    “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是新时期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也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牛丹峰说,一个城市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个城市的科技水平。

    自2012年我市入选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市后,全市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去年,我市专利申请总量7937件,同比增长31.7%;发明专利申请3268件,同比增长46.6%;发明专利授权达704件,同比增长10.7%。其中,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率为42.9%,高于全省13.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7.7个百分点。

    专利数量的大幅增长,与我市的一系列激励政策有直接关系。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让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度有了很大提高。2008年,中国(洛阳)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挂牌成立,该中心近年来接到关于专利侵权等问题的投诉呈上升趋势,说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此外,2013年3月1日实施的《洛阳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将专利工作的触角延伸至各县(市)区。条例明确指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利专项资金,加大对专利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用于专利申请的资助、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这些政策的实施,鼓励了发明创造,促进了专利运用。

    2    我市八成专利得以转化

    “我市的专利80%都得到了转化,运用到生产中。”牛丹峰说,我市的专利申请人以工矿企业为主,工矿企业的专利申请和转化,是建立在其需要基础上的。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在行业内占有竞争优势,势必要对其相关技术进行革新,使产品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在技术革新中,会不断涌现新的发明创造,而这些发明创造就是为产品服务的。

    “有了这些发明创造,我们才会申请专利,以达到对产品保护的目的。”洛阳金诺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专员王献伟说,他们公司目前已经拥有各类专利超过200项,都是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创造并申请的,“这些发明创造其实在申请专利以前就已经实施或者打算实施到生产中,然后才申请专利加以保护,所以,对我们企业而言,发明专利基本都是要实施生产的”。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是专利转化实施的主体,我市的专利申请以企业为主,超过申请总数的七成。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专利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是必然的,企业之所以要申请专利,就是要保护创新成果。

    3    很多个人发明因脱离市场难以转化

    其实,多数非职务发明,也就是个人发明,并未进行转化,其约占我市专利总量的10%。

    2012年2月,我市农民亢社欣将自己的摩托车改造成“迷你消防车”,这种消防车以其灵便的特性被我市消防部门认可,随后他将这一发明申请了专利,当年9月获得授权。然而,直到现在,老亢的这一专利也没能转化为实际产品。

    老亢的情况并非个例。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草根发明”多出于爱好而创造,这往往缺乏对市场的判断和评估,很难博得投资者的青睐。所以,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此类专利实施转化的瓶颈之一,有的由于没有资金不能实施,有些已经实施的专利项目因缺乏流动资金而不能扩大产业规模。

    “这些发明缺乏对市场前景的判断。”牛丹峰说,发明人往往高估自己专利的实际价值,过高的专利转让费,让投资者在市场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很难接受。

    而高校专利转化率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授坦言,高校专利转化率偏低与高校的评价体系有关。大部分高校存在重论文、轻专利,重专利申报、轻专利转化的现象。“有的教师研制成功一项技术申请专利后,往往是在评教授职称时拿出来用一下,根本就没有考虑去开发成产品。”这位教授说。

    4    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专利转化

    不熟悉专利代理业务的人通常认为,专利代理机构就是代理专利申请,收费后负责将专利申请报送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审批。

    事实并非如此,这些代理机构在代理专利申请的同时,也承担着专利技术交易工作,实际上是专利技术交易的“门市部”,也是专利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我市有专利代理机构9家,其中4家为洛阳本土代理机构,其余5家为外地代理机构在我市设立的分支机构。

    在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所长陈志敏看来,这些机构远不能满足我市的需求。陈志敏说,专利代理机构的执业人员了解、熟悉所代理的专利技术,也了解专利申请人,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发布专利信息,促进专利技术交易。同时,一项专利的市场潜力究竟有多大,适不适合转化应用等,都需要代理机构做出分析和评估,进而成为企业或政府的重要决策依据。这些工作,通常由代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来完成,然而,这类人才少之又少。

    执业人员要从事这项工作,须持有专利代理人执业证。以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为例,该所目前拥有员工40多人,而持有专利代理人执业证的仅有22人,其他人员因从业时间的限制,暂时无法考取。陈志敏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的4家专利代理机构中,持证者也仅有30多人。“政府应该加大对代理机构发展的扶持力度,以获得更多的专业人才。”陈志敏说。

    5    专利储备不可缺

    较高的专利转化率,让我市的专利申请人从中得到极大经济效益,也保护了自己的技术不被侵权。然而,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较高的专利转化率的大背景下,专利申请人所收到的效益,往往只是眼前的,在长期的知识产权战略中,眼下的高转化率未必就一定能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

    陈志敏告诉记者,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中,专利获得授权后,企业并不会一股脑地全部转化应用,他们通常会将获得的多项专利进行分段使用,其中的1/3转化为产品,有1/3起到过渡、衔接作用,剩余的1/3则作为战略储备。“我认为,专利转化率在30%左右是最为合理的。”陈志敏说。

    陈志敏为记者举了一个关于手机专利的例子。很多国外知名品牌的手机生产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款新机型,新机型刚上市时为数千元,在市面上出现价格低廉的“山寨版”之前,高额利润已被他们装进腰包。“山寨版”出现后,他们就会推出对该产品外观或系统升级后的新版本,并主动将老版本手机价格进行大幅下调,让“山寨版”手机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其实,这些厂商在推出第一代手机产品的时候,就已经开发出后续的升级版本并申请了专利。他们将这些专利存入专利库进行储备,然后根据市场需要分阶段陆续转化为新产品,以达到不断推陈出新的目的,进而抢占市场,获得高额利润。

    “我认为,眼下的专利高转化率为企业带来了利润,当然是好事,但如果没有足够专利储备,很有可能造成企业后劲不足的局面。”陈志敏说。

    6    为“草根发明”搭建平台

    市信息技术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洛阳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王新华表示,我市的专利转化率较高与我市的工业基础雄厚有很大关系,这是必然现象。同时,对于一些难以转化的专利,需要用搭建平台等措施来解决。

    我市个人申请的专利多为“想象发明”,这是被束之高阁的主要原因。所以,政府应在鼓励发明创造的基础上,加强对发明人的引导。“一些发明专利从理论上看,都是高精尖发明,但并不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王新华说,政府要引导“草根”发明人摈弃“高大上”思想,为他们提供到企业生产一线寻求发明创造的机会,发明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同时,也应多组织一些诸如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会等活动,促进专利的交易转化。

    对于专利储备,王新华表示,对一个企业来说,储备的专利技术越多,其潜在的竞争优势就越强,“前一代专利产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后,再推出第二代产品,在延长第一代产品市场寿命的同时,也抢占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