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
王伯晨 | |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一批大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近日,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最新一期“大学生就业追踪问卷调查”结果出炉,对象为近200名2013届毕业生,这已是该校连续第三年对人数相同的毕业生进行此项调查。
其中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毕业生实际月薪的平均值由2011届的2095.4元涨至2013届的2499.4元,但期望月薪的平均值由2011届的6366.7元降至2013届的6030.5元。(如图①)专家表示,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日益普遍,其就业观念也越来越务实。
1【就业情况】
更加务实,先就业后择业
这两天,河科大经济学院应届毕业生陈艺婷心中忐忑不安,用她自己的话说,“晚上做的梦都是单位宣布我没有被录用”。原来,她于上周参加了郑州一家民营企业的面试,但现在仍在等待结果。
“这已经是我第五次参加笔试或面试了。”陈艺婷介绍,去年11月她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但未进入面试环节。此后,她又参加了河南省和湖北省两次公务员考试,但均以遗憾告终。
陈艺婷说,接连几次失败后,她和家人开始放低就业要求。“先积累经验,然后不断学习提高,争取以后有机会选择更好的工作。”她说。
陈艺婷找工作的经历也折射出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变化,即更加务实,体现出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如图②、③)
2【就业难度】
比“最难”还难,就业需“向下看”
近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727万,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增加28万,创历史新高。
河科大高教所所长陈跃博士表示,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如图④、⑤),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有所转变,即将眼界放宽,应有“向下看”的就业观念。如今,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一些服务业岗位用工缺口较大,出现招工难现象;同时,大学生所期望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白领”岗位正日趋饱和。因此,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岗位也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如果有“向下看”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则能避免扎堆找工作,“只要脚踏实地,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会实现自我价值”。
3【收入状况】
实际平均月薪,两年增404元
近年,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实际收入呈增加趋势。调查结果显示,其实际平均月薪从2011届的2095.4元增至2013届的2499.4元。不过,这与大学生的期望收入仍相差较远。(如图①)
“我期望的月薪其实是6000元,因为工作稳定后,马上就要面临买房子的问题,我希望能在正常生活开销之外,还有能力偿还房贷。”河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应届毕业生武磊介绍,他周围的同学对月收入的期望值也都在五六千元。
河科大高教所工作人员介绍,对月薪的期望值,毕业生最低的选择为2500元,最高的为1万元。而学生选择的期望收入一般与专业有关,如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收入较高,其期望的月薪相应就高。
4【在校兼职】
人数日益增多,更加注重实践
这几天,家住西工区的应届毕业生宋阳正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忙得不可开交——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激战正酣,作为国内一家著名网站的体育频道编辑,他笑言“自己的生物钟已经调整成了巴西时间”。
宋阳是湖北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与其他人先找工作然后就业的经历不同,他没有找工作就直接就业了。原来,他从大二开始就为这家网站的体育频道撰写稿件,靠着这份兼职,他在校期间每月有约2000元的收入。由于工作比较出色,刚升入大四,他就被这家网站“提前预订”了。
近年,随着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意识不断增强,从事校外打工兼职的人也日趋增多。
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011届毕业生中,有59.8%的人在校期间有过打工兼职的经历;而在2013届毕业生中,这一数字升至63.6%。同时,大学生在校打工兼职的收入也日益看涨,在2011届至2013届毕业生中,在校打工兼职月收入超过2000元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5.5%、39%和48.2%,呈日益走高的趋势。
陈跃表示,通过打工兼职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为今后找工作铺路,是如今大学生找工作的一个趋势,也反映了其就业观念的转变,即更加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
5【专家忠告】
就业“向下看”,勿忘“向前奔”
那么,大学生“向下看”就业后,该如何规划职场之路?
陈跃介绍,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利用社会实践为就业铺路、就业观念转变为先就业后择业,已渐成趋势,这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加务实的信号。而在此基础上,毕业生需要对自身进行职场规划,即“向下看”就业之后,应通过不断学习使自我更加完善,从而逐步迈向更高层次。
“也就是说,要实现就业之后再择业,需要有再择业的资本。一方面,通过就业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学习,才能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他说。
此外,陈跃表示,高校的人才培养还要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出能胜任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在继续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主动设置一些“产业人才短缺、发展前景良好”的应用型和服务型专业,把“课堂学的”变成“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