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驾游、自助游升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订行程,其中,不乏消费者直呼上当。今后,这一状况有望得到改善。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行社产品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经营和服务要求》(以下简称《要求》)1日起实施,我国首次对在线旅游经营服务做出规范,今后消费者网购旅游产品有了制度保障。
网购旅游产品,发现名不副实
“三亚5天4夜游,666元。”去年3月,某旅游网站上的低价旅游产品吸引市民王培关注。他咨询网站客服了解到,666元包括在海南5天4夜的游览费用,但不包含往返三亚的费用。
查询机票后,王培决定购买该旅游产品。他是这样算账的:该旅游产品有效期是去年全年,只要在淡季购买机票赴三亚,其他就不用花钱了,淡季郑州往返三亚的机票在1500元左右,再加上666元的费用,也就2100元左右,旅行社的报价在3000元以上。
于是,王培在网上购买了两份旅游产品,并按规定进行了出行预约。“去年5月底,我和朋友到三亚找到网站指定接待的旅行社。由于是在网上购买的,旅行社不与我们签合同,只给了一张行程安排表,并称只负责景区门票及交通费用,不包括食宿。”王培说,随后的旅程更糟糕:导游责任心不强、景点游览时间紧、频繁进购物店……
回家后,王培发现这趟海南之行,除去机票钱,每人花费近3000元。“钱没少花还遭罪。”王培说,虽然遭遇网购陷阱,但由于没有发票和合同,只能自认倒霉。
王先生的经历不是个例。虽然网上报价很诱人,但不少参团市民回来后抱怨不已,称遭遇消费陷阱。此外,部分网站存在虚假信息,一些不具资质的“黑旅行社”“黑导游”在网上“浑水摸鱼”。
交易数据存3年,可通过平台维权
针对这一问题,《要求》提出:“平台应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完成经营性网站备案,并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公示相关信息。平台应与合作旅行社订立进场经营合同,并依法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及纠纷解决方式。”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正大力发展智慧旅游,越来越多的本地旅游企业借助网络平台售卖旅游产品,虽然绝大多数有资质,但也有个别“黑旅行社”乘虚而入。《要求》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线上旅游经营。
除了进一步规范线上旅游经营,《要求》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保障。《要求》提出:“平台应根据事先约定或承诺,解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旅行社产品质量问题”。这意味着,消费者可要求网站事先签订旅游合同,并可凭合同维权。
《要求》还提出“平台交易双方数据的保存时间自其最后一次登录之日起不少于3年。可查询的交易数据保存时间自交易发生之日起不少于3年”。这就是说,游客消费后如产生纠纷,可查询到3年内的平台交易数据,并以此向旅游监管部门或工商部门投诉维权。
网购时当心低价陷阱
暑期是出游旺季,今年暑期旅游市场已全面启动,旅游价格出现上涨。市民如何才能网购旅游产品不受骗?
市旅游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网购旅游产品时,要小心低价陷阱,注意三个“正规”:要尽量选择正规、知名的旅游网站;选择正规旅行社,鉴别网购发起者和旅游组织者的资质,不要购买不标注旅行社名称、地址、许可证号的旅游产品;要签订正规旅游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收费标准和所含项目。
如何在旺季淘到性价比高的产品?资深旅游人士建议,有出行计划的市民要提前规划,越早预订优惠越大。同时,要事先做好目的地攻略,确定好线路,对比价格,以便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此外,保持对大型线上旅游企业活动的关注,这些企业常会推出限量促销活动。
本报记者 戚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