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默默无闻不求名利的法官、一位秉公执法刚直不阿的法官、一位群众信赖备受称赞的法官,她就是吉利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席粉红。
1995年7月,席粉红进入吉利区人民法院工作,至今已整整19个年头了。19年间,她只在两个部门工作过——审监庭干了6年,立案庭干了13年。这两个部门,每天都要和百姓打交道,特别是立案庭,担负着接待立案、诉前保全、诉前调解、社会法庭和全院的信访工作。
为补偿父子反目
细调解家和业兴
2011年10月的一天,东杨村66岁的村民张老汉在再婚老伴的搀扶下,手持诉状来到法院立案庭,要求二儿子返还其老宅院征迁补偿款24万余元。
张老汉所在的东杨村,被列入中石化洛阳分公司1800万吨扩能改造重点工程的征迁范围。该案如果进入诉讼程序,势必花费时日,影响整个征迁工作的推进。
席粉红手里拿着张老汉的诉讼材料,看着站在立案窗口的心急如焚的张老汉,考虑原告、被告毕竟是父子关系,决定先不立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于是,当天下午,席粉红就和庭里的同志来到东杨村,实地查看了老宅院,向群众、村干部分别了解情况。掌握基本情况后,席粉红分别把张老汉的几个子女召集到法院做思想工作,重点对其二儿子进行说服教育,同时和社会法官以及区里派出的包户干部一起,到张老汉住处与其促膝谈心。经过三番五次的耐心调解,席粉红终于在11月2日下午促使原告、被告达成调解协议:二儿子支付张老汉老两口老宅院征迁补偿款12万元,从二儿子在东杨小区的宅院补偿款中扣除,由张老汉直接从乡政府领取;如果东杨小区的宅院有搬迁奖励款,也归张老汉所有。至此,这起征迁安置补偿纠纷在短时间内顺利化解,张老汉父子也解开了心结。
群众取粮起纠纷
挨户兑现解民忧
王某与其丈夫钱某系外地人,在吉利区冶戌村长期经营一家换面点,可天有不测风云,钱某不幸染病去世。
2012年春节过后,一些在换面点存有粮食的村民发现王某有向外运送粮食的举动。于是众多存粮户正月十五相约拥堵到王某家,要求取走存放的粮食。双方言语不和,发生冲突,愤怒的村民将王某家的物品一搬而空,公安机关出面才得以暂时平息。经存粮户代表初步统计,在王某换面点存粮的农户共有328户,存麦约24万斤、麸1万斤。
这起纠纷涉及人数多、粮食数量大,且关系着老百姓最基本的吃粮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而300多户村民一旦选择诉讼,不仅会给法院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对于群众来说,诉讼周期长、成本较高,并非解决问题最佳的选择。席粉红将有关案情和自己的考虑向院领导进行了汇报,提出了“调解引导、厘清账目、多方联动、稳控筑基”的初步方案,在之后由副区长主持,法院、信访局、乡政府、村委会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协调会上,该方案得到了一致认可。
经过多次做工作,王某的姐姐同意倾其所有,想方设法拿出7万元现金,存粮户也同意按每斤小麦0.6元兑现,王某分3次将7万元现金交到法院。从2013年7月开始,席粉红带领立案庭干警开始向存粮户兑付。天气炎热,来兑付的群众络绎不绝,把立案庭挤得水泄不通。一天下来,席粉红和同事们一个个累得口干舌燥、头昏脑涨,其间,由于过于疲劳,席粉红的高血压陡然发作,头晕、恶心、心悸、气短。无奈,席粉红只好上午到医院输液,下午到单位继续工作。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兑付款全部发放到存粮村民手中,一起群体性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席粉红就是这样为了群众的利益不顾自己的身体,为了百姓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安逸。有人心疼她,劝她歇歇,席粉红总是笑着说:“与群众打交道多了,我不感到孤独;为百姓办事多了,我心里踏实。”
这就是席粉红作为一名普通法官的真实写照!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