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戏称,当电视台重播《新白娘子传奇》《西游记》《还珠格格》等经典老剧时,暑假也就到了。如今《唱战记》《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我的青春高八度》等一批聚焦青春校园的电视剧新作,先后亮相于各大卫视。但是,这些青春剧不约而同地回避了现实生活,讲述了肥皂泡式的“童话故事”,显得既空洞又肤浅。有观众感慨,国产剧所谓的“致青春”,其实与青春根本没多大关系。
1 剧中的“青春”都太虚幻
“故事虚假,脱离现实”是不少观众对国产青春剧最不满的一点。在这些电视剧中,几乎看不到上课、学习等正常的校园生活,剧中的主角要么拿课堂当宿舍,要么拿图书馆当恋爱场所,根本不受校规的约束。有些剧情的设置,简直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在《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中,女主角使出浑身解数拉同学组建乐团,其动机令人哭笑不得:原来,她父亲是这所学校的音乐老师,由于没人上他的课,女儿不得不想出此招帮老爸积攒人气。
《我的青春高八度》像是翻版的美剧《欢乐合唱团》,看起来却十分山寨。剧中人物虽被冠以老师、学生的身份,但日复一日地在校园里玩音乐、搞社团。有观众强烈质疑其真实性:“在我们学校,逃课一次都会心有余悸,哪会有如此潇洒的学生?”
王梓刚刚执导过另一部青春剧《唱战记》,他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并不满意。“我们的青春剧离年轻人的生活太远,常常是镜头一伸、音乐一响,男女主人公就相爱了,这种没缘由的事情比比皆是。”王梓反思,“要想去说年轻人的故事,我们还是得先沉下心来补补课,把他们的心态、环境、爱恨、烦恼理解透彻。”
2 现实的“青春”卖不出去
虚假的青春观众不买账,但现实的青春未必能迎合电视台的胃口。三年前,知名编剧、制片人彭三源决定拍摄一部名为《青春守则》的青春校园剧。她对这一题材很有信心:“20世纪90年代,我们有过《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但此后再也没人专为我们的青少年拍戏了,这十多年来,这个市场几乎是空白。”
这部作品以细腻写实的笔触,勾勒了八个少男少女从步入高中到大学毕业的成长经历。“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残酷的高三,体验过朦胧的初恋,以及艰难打拼的‘社会初体验’,这些东西拍出来能真正打动人的内心,还可以跟正处于迷茫期的孩子们讲讲道理,这些都是童话故事所不可比拟的。”彭三源说。
但是,现实给彭三源泼了一盆冷水。这位曾推出《你是我兄弟》《人到四十》等多部收视冠军电视剧的一线编剧和制片人,为《青春守则》推销了近一年,却一直卖不出去。“我甚至还跟一些电视台说,可以不给钱,你先拿去播,这都不行!”“他们见惯了情节剧、大演员,可是我们一样不占。”
3 不吃香的不仅是“青春”
现实主义的青春剧所遭遇的“难产”尴尬,影视策划人谢晓虎也颇有同感。“我上周刚跟《十六岁的花季》制片人富敏聊过,老人家70多岁了,她也不停感慨,现如今再想制作这样的电视剧,真的就没有机会了。” 谢晓虎解释,电视剧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对青春剧并不关注,而年轻观众青睐的电视剧,又都偏偶像化。
一家卫视的负责人证实了这种说法:“我们在选择电视剧时,确实对青春剧会更加谨慎。”她分析,“这类电视剧讲来讲去,无非就是上学、找工作那点事,情节性偏弱,而且很多故事还写得特肤浅,很难引起中老年观众的共鸣。”
不吃香的也许不是青春剧,而是整个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鹏举抱怨说:“抗战剧里,真实反映抗战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雷剧;古装剧里,再也看不到《雍正王朝》了,反而让《宫》这样的电视剧大行其道;农村题材,现在连《篱笆女人和狗》也看不到了,《乡村爱情》难称得上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却已经拍到第七部了……”王鹏举无奈地总结,现实主义的创作土壤正在为泛娱乐化的取向所蚕食鲸吞。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