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 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市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巡视组
反馈意见及省委整改落实精神
“盘活资源,点石成金”
建设豫西最大的仓储物流交易中心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为“强军”输送高素质兵员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 年 7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盘活资源,点石成金”
——再论“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之四
    洛 平

    把资源“卖全球”变现,是很多城市当前面临的考题。

    前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陪同出访韩国时,向韩方赠送名为“风姿秀色”的洛阳牡丹瓷。融入牡丹、陶瓷、绘画、书法和篆刻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洛阳牡丹瓷以国礼之尊登上国际舞台,这也再一次证明:只要“盘活资源”,就能“点石成金”!

    正在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洛阳,当举一反三。

    建成副中心,不是简单地在经济总量上保持区域第二位次,更不是在城市建设规模上与中心城市比高低,而是要确保洛阳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都有较强的影响力、吸引力,能有效集聚各种资源,加快自身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一个城市的比较优势从何而来?如果用一句话概述,就是既在于拥有资源,更在于盘活资源。

    实事求是地讲,洛阳境内资源丰富,工业、科技、人才、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处于全国同类城市领先地位,有的还独树一帜。只要我们把这些资源盘活用好,就一定能“点石成金”,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毫不客气地说,洛阳一些地方不是没有资源,而是缺少发现资源的眼力,缺少发掘资源的动力,缺少整合资源的能力,“枕着金山不识宝,捧着金碗讨饭吃”,导致不少优势资源都“养在深闺无人识”,长期闲置,白白浪费。

    长此以往,怎甘心?

    今年3月,诞生于18世纪的《康熙皇舆全览图》引起世人关注。这幅清政府穷十年之功绘制的中国地图,其科学水平当时领先整个世界,但这样一个重要的科技资源,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没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并凭此轰开了清帝国的大门。

    这个故事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拥有资源而不盘活资源,不筹划、不打造、不显示亮点优点,是难以形成比较优势的,是难以变人气、变产业、变财富的,是难以在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终,就像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的那样,“资源优势没有成为发展的动力,反而成了包袱!”

    盘活资源,须科学谋划。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资源禀赋千差万别,要吃透自身实际,全面辩证地看待自己的资源优势,科学谋划出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决不能简单地复制别人的发展模式,一定要努力避免同质化竞争,以更好地放大优势、扬长避短。

    盘活资源,须注重运作。

    资源变产品,堪称“二次革命”。再好的资源,也只有进入市场、转化为产品,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要抓好资源与市场的结合,认真研究市场、培育市场、做大市场,促进优势资源就近甚至就地转化为优势产业;要抓好不同资源之间的结合,使相关联的资源能相互配合、协调运用,达到整体最优化、效用最大化,实现“1+1>2”的效果。

    盘活资源,须有的放矢。

    既要牵住“牛鼻子”,又要学会“弹钢琴”。围绕副中心的四个定位,突出洛阳优势、彰显洛阳特色、叫响洛阳品牌,例如在盘活文化资源上,要遵循“有特色、聚人气、可持续”;在盘活生态资源上,要做好“山”“水”“绿”的文章;在盘活科技资源上,要把握好“效益第一、远近结合、大小并重”。

    说一千道一万,盘活资源的关键是盘活“人”,是以“人”的创新思维与务实行动去释放资源的“含金量”。

    新视野、大智慧、真举措,洛阳的资源优势必将在盘活中实现“关键一跃”!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