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2版:文 体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昨日,青奥会倒计时30天
冲击票房 从拼歌开始
文化短波
可植入设备让人体拥有超能力?
手指阅读器可以“即指即读”
树木“高糖”更耐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 年 7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科技改变生活
可植入设备让人体拥有超能力?
    就在去年谷歌眼镜正式面市、掀起可穿戴设备浪潮之时,一种视网膜假体系统作为首个植入式治疗成人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装置,已经得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

    智能型植入式设备早就被看作是未来重要的医疗技术之一,受到诸多研发人员的青睐。可植入设备不仅仅在医疗健康领域,更将在提升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质疑的声音也如影随形,这种带有“侵入性”的高科技究竟能走多远,应该走多远?

    1 医疗技术新革命

    一种轻薄而柔韧的设备,可以像假文身一样贴在皮肤上或植入皮下组织——由摩托罗拉公司研发的这种“电子文身”由超薄电极、电子元件、传感器、无线电源和通信系统所组成,可以测量佩戴者的心率、血压、皮肤的温度等关键数据。这些数据都有助于专业人员跟踪佩戴者的健康指标。

    尤其让人们兴奋的是能恢复失明病患视力的视网膜植入设备。设备由一个小的视频摄像机、发射眼镜、影像处理单元(VPU)和植入型视网膜假体(人工视网膜)组成,取代视网膜退化细胞的功能,并改善患者对图像和运动的感知。VPU会将视频摄像机的图像转换成数据,无线传输到人工视网膜上。

    2 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尽管可穿戴设备以及更进一步的可植入设备作为当下最热门的生物工程技术之一,吸引了诸多目光,但作为一名业内的科研工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研究室主任沙洪在接受采访时,所表现出的则是对这项技术谨慎的预期。他告诉记者,可植入设备仍面临关键技术的难题,首先就是供电问题。

    自从1958年第一个永久起搏器被植入以后,可植入医疗设备的制造商就在不断尝试为其产品提供电能的各种方法。如今,不可充电的锂电池较为普遍,应用在心脏病和神经源性疾病的移植设备中,一般能够提供7到10年的使用时间,已经属于比较“长寿”的了。

    沙洪认为,除非在生物电池领域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否则植入式设备始终无法真正永久、可靠地工作。据了解,有研究人员正试图利用人体内的葡萄糖代谢所产生的能量作为像起搏器这样的可植入设备的电源。

    不仅如此,沙洪还表示,体内植入式的电极、传感器等对人体而言终究是异物,它们面临被身体组织吸附的风险,一旦被包裹就有可能导致设备功能失效。

    3 人类是否需要超能力

    在一些人看来,未来使用可植入设备就和使用手机一样司空见惯。

    “但事实上,当下医学的要义依然是帮助疾病患者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突破人作为生物体的自然属性。”沙洪指出,可穿戴设备或者可植入设备的作用有些被有意无意地夸大了。

    “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医用植入式设备还只能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手段应用,而且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人群。除了疾病患者,还有宇航员、军人、运动员等,他们有的是受到环境的限制,无法随身佩戴大型的体外监测设备,有的则需要更为精确的生理参数。”总之,沙洪认为,普通受众在面对可植入设备时还需要更为理性的价值判断。

    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张新庆认为,可植入设备如果从医疗目的推广到非医疗目的,一定程度上是呼应了市场的需要,既满足一部分人的好奇心或者是特殊需要,又能为生产企业带来收益。

    “但是,一项新技术一旦扩大最初的人群适用范围,就需要考虑它的社会影响。技术往往有自身发展的逻辑,但社会不能完全任由技术发展。”张新庆说,“可植入设备如果只作为医疗器械在医院使用,其拥有一套成熟的使用规范和监管措施,可一旦它作为一种商品供市场上的消费者购买使用,技术标准、适用范围和监管措施必须同步,不能滞后。毕竟,普通消费者并不清楚可植入设备的侵入性究竟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等。” (据《中国科学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