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太宗检阅囚犯案卷 插图 李玉明 |
|
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十二月辛未日,唐太宗亲自检阅囚犯案卷,对判处死刑的囚犯非常怜悯,于是全部释放归家,让他们来年秋天自行归狱就死。次年九月,上年所纵天下死囚共三百九十人,全部如期自行归狱就死,无一人逃亡。唐太宗看到他们如此守信用,就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资治通鉴》辑录的这件史实,就是传扬千古的唐太宗“纵囚”事件。
对这件事情的是是非非,后世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是仁爱的体现。如宋太宗赵光义一日问侍臣:“我比得上唐太宗吗?”众臣皆赞美他超过了唐太宗,唯有宰相李昉轻声吟诵白居易诗句:“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宋太宗听了急忙说:“朕不及,朕不及,卿言警朕矣!”这说明白居易、李昉、宋太宗都认为李世民纵囚是仁善之举。另一种认为是李世民沽名钓誉的虚伪表演,代表人物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其实,纵囚并不是唐太宗首创的。据《资治通鉴》及众多史书记载,在此之前至少发生过五例纵囚事件:南朝宋东阳太守王志纵囚、北齐兖州刺史张华原纵囚、北周上州刺史萧撝(wéi)纵囚、隋初齐州参军王枷纵囚、唐初万泉县丞唐临纵囚。
这些纵囚事件都发生在南北朝及隋唐时期,过程如出一辙——官吏怜悯囚徒就释放了他们,并约定时日归狱;囚徒们都按时归狱了,于是被减轻甚至赦免刑罚。如南朝宋东阳太守王志纵囚的过程是:郡狱有重囚十余人,冬至节临近,王志将他们全部遣还归家与家人团圆,约定冬至当晚归狱。至期一人未归,狱吏请求追捕,王志坦然笑曰:“必有缘故,不必忧虑!”结果次日拂晓时分此人归狱,原来他妻子当晚分娩耽误了归期。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纵囚事件呢?无非是两个原因:其一,当政者要借此粉饰太平,装潢门面,宣扬自己的教化政绩。如隋初齐州参军王枷押送七十名流囚去京师长安,到达荥阳时看到他们戴着枷锁非常痛苦,就卸去了他们的枷锁,并与其约定:“某日自到京师,如失期、逃逸,我当受死。”全部释放了他们。这些流囚感念王枷仁德,依期而至,无一失期、逃逸。隋文帝听到这件事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的教化把流囚都改造成了诚信君子,于是对王枷大加褒奖,并接见全部流囚及他们的妻子儿女,赐宴于朝堂,然后诏告天下,赦免了他们的刑罚。其二,囚犯们其实揣摩透了当政者的心思,只要按照他们设计的程序去表演,达到他们的虚伪目的,就能减免刑罚。既然如此,何乐不为!
李世民距离这些纵囚事件时间不长,对这类事应该是熟知的。他也要导演一幕纵囚剧,借以渲染自己的教化政绩,并且要超过隋文帝:隋文帝纵齐州流囚七十名,他要纵全天下死囚数百名,比比谁的政绩好。
欧阳修在名文《纵囚论》中把李世民的心思揭露得淋漓尽致:唐太宗知道释放囚犯回去,他们一定会回来以希望被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被释放的囚犯预料自动回来一定能获赦免,所以才会回来!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心思;料想上面一定会赦免他们才自动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是上下互相揣摩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教化作用!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即位已经六年了,天下却有这么多罪大恶极的死囚;然而释放一次就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哪里讲得通啊!
接着他又讽刺挖苦道:释放了回来的就按国法杀掉,然后再释放一批,囚犯又回来了才证明是教化的作用,但他们一定不会回来了!如果屡次赦免,那么死刑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的法律么?
欧阳修这些话尖刻如刺,却鞭辟入里。死囚乃罪大恶极之人,唐太宗为了给自己塑造仁爱形象,雕琢教化美名,竟赦免三百九十名死囚之罪,这哪里是什么仁爱,分明是对国法的肆意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