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7月6日至8日,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访华,首站选择成都,并访问成都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该中心创办人张威——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女教授,是洛阳人。2011年,张威从德国回国后,积极推进社会教育学在国内的推广,默克尔称赞她是“中德之间的桥梁”。
社会教育学旨在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谐幸福。昨日上午,张威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洛阳是她的“根”,如果有机会,她一定会为家乡的孩子和家庭服务。
1 与德国总理是“老朋友”
张威说,7月6日9时50分许,默克尔一行来到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作为中心理事长,她与丈夫、中心主任陈曦明一同出门迎接。
“默克尔一眼就认出我了。”张威说,默克尔下车后径直走向她,微笑着与她握手。
张威告诉记者,她与默克尔并非第一次见面,早在2008年,她就与默克尔有过接触。
张威在德国学习、工作了10多年,曾在开姆尼茨科技大学从事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8年,张威在德国联邦总理府与默克尔见面,当时中德之间有个“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合作”项目,她作为德方人员参与该项目,主要对德国政府官员和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我当时想向默克尔总理介绍一下自己,没想到她笑着对我说,我知道你。”
张威说,上楼时她与默克尔一起笑谈她们当年会面的情景。
2 默克尔称她是“中德之间的桥梁”
在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默克尔与张威就社会工作深入交流,了解社会教育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情况。在听取张威的介绍时,默克尔频频点头赞许。
默克尔还与得到该中心帮助的孩子及家长进行了交流。一名家长询问默克尔:能否让中国和德国的小朋友进行交流?默克尔表示,德中之间有很多儿童和青少年交流项目,她积极支持这样的交流。
“她指着我说,张教授是中德之间的桥梁。”张威说,默克尔的赞赏和信任让她很感动。
默克尔对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提供的社会工作咨询与服务给予高度赞赏和肯定,同时也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充满期待。由于聊得投机,原定40分钟的会谈延长了10分钟。
3 致力于推动社会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家中国的社会工作机构,为何能受到德国总理的赞赏?在张威看来,这与她致力于推进社会教育学在国内的建立与发展有很大关系。
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是张威与丈夫陈曦明于2013年1月创办的一家专业社会工作机构。
“当时社会教育学在国内还是空白。”张威说,社会教育学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的教育领域,其主要功能是补充和协助家庭教育,这一领域在欧洲已发展得非常成熟。
张威在德国期间,对社会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深入的了解。张威说,社会教育学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预防性社会工作、咨询性社会工作、介入性社会工作,将青少年培养为“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和公众负责的人”。
4 “如果有机会,一定为家乡服务”
张威出生于洛阳,如今父母仍在洛阳生活。“洛阳是我的家乡,是我的根。”张威说,她在洛阳生活了近28年。
出生于1967年的张威,是涧西区人,早年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德语,后返回洛阳工作。1995年,张威赴德国,2011年回国。
“回国后,我把工作地首选在洛阳。很遗憾没能留在家乡。”张威说,她曾与我市的几所高校洽谈过工作事宜,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她去了四川大学。
如今,张威每年都会回洛看望父母,同时了解洛阳的社会工作发展情况。她说,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是非营利性机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虽然我加入了德国国籍,但如果有机会,一定为家乡服务,让更多的洛阳家庭了解社会教育学,让社会教育学指导更多的洛阳家庭,让家庭幸福和谐,为洛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首席记者 李三旺